體記隨筆
https://www.facebook.com/%E9%AB%94%E8%A8%98%E9%9A%A8%E7%AD%86-113208866726906
今場比賽,可以突顯葉鴻輝及黃洋的重要性,但即使兩位老大哥在場,面對日本最多只是輸少一兩球。大敗過後,看到日本踢出理想的高位壓逼及精采攻門,這些都是香港可以學習及前進的方向。亞洲球隊想挑戰歐美球隊,可以倚靠的就是走位傳送及組織配合,單以個人體格及速度,要和歐美及非洲人相比是不可能的任務。
在此想起近期訪問前輩盧德權的說話,80年代他去上亞洲足協教練班,回來後足總高層未有派人交流和理解,看看如何將所學傳開去,於是他把知識教給球隊來踢聯賽,又記下資料後來出書。事隔幾年再去上堂,日本及南韓已經將上次上堂所學全數教給青年軍,而且在一眾再來上堂的教練面前展示出來。一點一滴累積都是差距,疫情以來的3年,日職聯賽仍然盡力維持,港超聯賽不時被煞停,在運動員生涯拔走2、3年,結果已經是幾個光年的差距。
在亞洲盃外圍賽出綫之後大敗一場,彷彿一盆冷水照頭淋,但不是壞事。不用熱血上頭,也不用灰到貼地,好好地看清楚眼前事實再站起來。足球場上的賽果永遠沒有負碌,全部都是日積月累的差距。如果港隊吸收今次東亞盃的經驗,在未來一年有足夠友賽去準備,在亞洲盃決賽周有零的突破,無論是一個入球、一場和局甚至一場勝仗,今次大敗就不會完全沒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