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想同大家介紹下屯門。
--
一講起屯門, 大家一定會諗「嗰度啲人係咪騎牛返學㗎?」又或者係「你住屯門咪成日塞車囉?塞車嘅時間都夠你讀個學位啦喎。」
其實屯門仲有好多嘢睇㗎。話就話屯門新市鎮發展先得個40幾50年,但其實佢都仲有好多嘢睇㗎。
地段
未有屯門新市鎮嘅時候,屯門嘅土地大致上分為三種:第一種就係喺新界地區好常見嘅丈量約份地段(Demarcation Lot),簡稱DD Lot;而由於屯門以前係隸屬元朗,所以另外兩種就係屏山內地段同埋元朗政府撥地(Government Land Allocation Yuen Long)。
係戰後,屯門係以鄉鎮,而唔係以一個市鎮咁樣嘅樣式去發展,所以大部份嘅地段係屬於Demarcation District Lot,但亦都有小部分土地係Ping Shan Inland Lot,主要集中係掃管笏一帶。新墟係屯門嘅中心地域,雖然果邊啲居民多數住木屋同埋唐樓(例如係1961年起好嘅利發徑6號同埋新青街7號。),但係個陣新墟已經有戲院、墟市;仲有政府興建嘅設施,例如係1965年興建嘅屯門診所,所以政府亦都劃定一啲土地俾政府唔同嘅部門去起設施,所以就有「政府撥地」(Government Land Allocation)嘅地段出現。至於青山灣、掃管笏一帶因為有海灘,環境又寧靜,所以就成為咗渡假勝地,亦都有好多好多人係嗰度起別墅。就連嘉道理家族都曾經喺加多利灣附近興建咗一幢名為Boulder Lodge嘅別墅。
1960年代,為咗應付日益膨脹嘅人口,英治政府決定發展屯門成為新市鎮,拆卸新墟本身嘅樓房,並劃定新墟為工商業同埋住宅區。政府將新墟嘅居民安置係蔡意橋、竹園同埋河田村;又計劃安置新墟擺檔嘅小販。
1970年代,政府開始收地,發展屯門為新市鎮。所以政府將新墟DD Lot 地段變成Castle Peak Town Lot(青山市地段),並容許地產商係上邊起樓,而最初新墟嘅住宅多數係單棟式。而鄉村地方就多數係DD Lot。後來青山改返名做屯門,Castle Peak Town Lot亦都變成Tuen Mun Town Lot,直到而家。

利發徑6號同埋新青街7號(Source:HKU Library)
稍後會講下發展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