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
消息指,當局極為關注近年絕大部分的起底訊息,是來自市民常用的Telegram群組,留意到每星期也新增逾二百個起底訊息,即使曾成功刪除,但事隔兩、三天後卻往往再現;由於涉及的起底訊息數量龐大,公署正積極考慮首次引用法例,停止或限制市民接達(access)相關平台。
…….
消息人士坦言,情況一直未有改善,該平台每星期新增的起底訊息超過二百個,涉及的起底訊息數以千計,公署已不停向平台的對口單位發出通知,要求刪除有關訊息,「有時有移除訊息,但有時也沒有;即使移除了,第二、三天後卻也會再現相同訊息,結果需要周而復始發出通知,過去數個月就不停這樣做,但由於訊息數量實在相當多,需要考慮進一步的行動。」
據了解,公署正積極考慮首次引用《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第66L條所賦予的權力,停止或限制市民接達相關平台上有關訊息發布所在的部分,甚至是整個平台。消息人士坦言,一旦引用法例,技術上「很難剪啲唔剪啲」,有機會連整個平台不能瀏覽,而整個應用程式也可能被移除,在作出決定前會考慮公眾意見,但希望市民明白「為何行到這一步」,以及「行到這一步的後果」。
不過,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認為,封鎖網上平台技術上並不容易,俄羅斯政府在二○一八年也曾嘗試制裁Telegram,封鎖其IP地址,但最後反而誤中副車,導致一些網站未能瀏覽,結果放棄,「這些網上平台所使用的不是單獨IP地址,不是要求互聯網供應商封鎖就可以,因其IP可以不停地轉換。倘若政府要限制市民接達,相信要動動腦筋。」
https://std.stheadline.com/daily/article/2462955/日報-港聞-私隱署研-封鎖-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