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批判法
今集我就會講下呢一種歷史批判法會點理解新約嘅四福音書,至於依家公認嘅新約到底點樣構成、初期教會有啲咩唔同流派、猶太教同基督教點睇彌賽亞嘅唔同令兩個教調和唔到、三位一體係點嚟,⋯⋯呢啲等等嘅內容都要等到下一次再講製造聖經時再講,不過好可能唔係下一集,因為我覺得我要更多時間先總結得好。但我仍然相信今集會係有趣,你會喺依家基督教正典當中,睇出耶穌嘅唔同面向,同理解福音書嘅新方法。
隨着文物嘅發掘同研究,其實喺學院之中已經對聖經有好多唔同嘅重要理解,當中有唔少甚至可以話係非常創新,但係呢啲神學院嘅創新並冇落入到去我哋嘅日常之中,製造聖經呢一本書就係想為我哋去顯示到底學術界點樣去睇聖經呢一樣嘢。
所以佢同坊間嘅教會唔同,我認知上嘅教會往往會同我哋講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所以所有嘅說話都係合理,呢種聖經無謬論其實好難站得住腳,以我個人嘅經歷嚟講,我曾經遇過一個講道嘅人,佢係教科學,當佢講道嘅時候,佢講到呢個宇宙只有幾千年嘅歷史、地質學嘅計算錯誤、恐龍啱啱滅絕⋯⋯我當時唔明白點解佢要做呢一啲嘅解釋,去違背科學嘅主流。
但當我而家再回想起嘅時候,其實佢只係將自己虔誠嘅信仰放喺相信聖經係冇一隻字有錯誤、而聖經咁講,就要理解當中嘅道理,聖經唔會錯,聖經話神用咗六日去創造世界,咁樣,就係六日。但係呢一種思想係好危險,因為唔單止會令到講道嘅人去表面理解聖經,更加會令到講道嘅人擁有一種教條嘅思想,唔容許其他(客觀)證據嘅反駁。正如邱凱莉所講,我哋必須要問嘅問題係,點解地方教會嘅宗教教育,講道嘅人通常都唔會介紹歷史批判法?點解地方教會嘅查經同神學院嘅聖經課程出現斷裂?最重要嘅係,如果教會、查經班唔容許獨立自由思考同批判質疑嘅空間嚟塑造信仰嘅深度,咁宗教教育同洗腦教育究竟有咩唔同?唔容許別人質疑,往往有兩個原因,一係認為提出疑問嘅人無資格問問題,一係對自己所相信嘅嘢信心不足。
喺呢度引述一下推薦序嘅一段說話:
「我不擔心葉爾曼的論述會絆倒讀者,葉爾曼不是歷來唯一提出問題質疑聖經的人,世界頂尖的聖經學者也沒有因為研究和思考而變為不信。我反倒擔心缺乏或不願意思考的教牧信徒,對信仰的誤解和扭曲帶來的災難和禍害。」
我哋往往會將信仰同理性分開,但我覺得無錯理性有時處理唔到宗教最深層嘅嘢,只係唔代表要全然放棄理性,我哋可以想像一個世界係基督教所信嘅真係真,但係基督教只出現喺世界嘅一個角落,當人聽到形形色色唔同嘅基督教以外嘅宗教,如果單靠信仰,咁就好可能會信錯宗教,只有理性有機會可以令人檢視出假嘅宗教,而我亦相信,一個宗教如果經歷理性嘅洗練,先會造就人更完整嘅信仰。我會話,理性唔係宗教信仰嘅充分條件,但係係必要條件。
當我哋去留意一下教會教到我哋嘅聖經知識嘅時候,就會留意到教會教導我哋嘅知識係關於(about)(knowledge about bible)聖經嘅知識,而唔係聖經當中嘅知識(knowledge in the bible),所謂關於聖經嘅知識係講緊聖經話俾我知上帝係乜嘢、基督係乜嘢、教會係乜嘢、我同世界嘅關係係乜嘢、應該做啲乜。
但歷史批判法(historical-critical method)唔係咁,呢種方法源自十七世紀,作者擅長嘅「經文鑑別學」(textual criticism)就係當中嘅變體,呢種方法着重於聖經嘅歷史問題,即係喺文本當中就住佢原有嘅歷史情景去思考聖經嘅意思,所以會透過對比幾千種唔同嘅抄本(我哋依家睇嘅係一代又一代修士嘅抄本),重新檢查一啲歷史問題,例如聖經嘅真正作者係邊個?例如提摩太後書事實上係咪保羅所寫,創世紀係咪摩西寫?作者係咩情景之下寫作?作者想主張啲乜嘢?作者有無者被當時嘅文化同歷史預設影響?作者用咗咩嘅資料來源?而聖經經過咁多代人嘅抄寫,當中嘅字詞有無被修改?有修改嘅話,從幾時開始修改?
當我哋去重新審視呢啲問題嘅時候,就會發現有陣時我哋會將現代嘅諗法覆蓋咗當時嘅語境,從而扭曲左佢嘅原意。我諗歷史批判法同一般佈道嘅一大唔同係,當一般佈道係一種聽眾嘅單向吸收,即係牧師/講者講一個道理,聽眾去聽。但歷史批判法係雙向,運用歷史批判法嘅人藉由試圖批判聖經,即係要從聖經之中獲得一啲資訊,再用自己嘅知識同理解去審視資訊,若然審視之後,發現聖經所表達嘅資訊係真,咁信仰咪更加豐盛;若然審視之後,發現聖經所表達嘅資訊係假/矛盾,咁咪一齊諗下作者喺嗰個語境想表達咩意思。
所以,就算最後發現聖經喺記載上有矛盾,其實唔必然會導致人唔相信基督教,作為後人嘅我哋,只需要睇下咁樣嘅記載方式係有啲咩含義,咁仍然可以對人嘅靈性修養有幫助。我諗,雖然呢本書嘅書名好似用嚟吸引非基督徒,但其實最應該、最需要睇嘅,係基督徒自己,如果可以經歷完呢一本帶住疑問嘅書,再好好以自己嘅回應回答作者,咁我諗,呢個基督徒會係一個認真嘅基督徒。呢份,就係牛某帶俾各位基督徒/非基督徒嘅聖誕禮物。
喺開始前提提你,如果你想買呢本書嚟睇,我要警告一下你,呢本書寫得比較學術,即係寫得比較難同悶,但我希望我唔會講得悶。內容依家,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