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選10大迷幻電影

今日補咗未

91 回覆
12 Like 2 Dislike
今日補咗未 2022-04-04 19:01:38
10


-《大麻瘋潮 Reefers Madness》(1936)
-
劇情講述某高中的一次家長與教師聯席會議上,校長正在慷慨陳詞。他將拳頭砸到桌面上,喊出一句莊嚴的呼籲: “美國必須采取措施杜絕真正 的頭號公敵-嚴重、危險的......大麻瘋潮!情緒亢奮的校長以幾個學生的墮落故事來論證他的主張。女主角天性善良,學習用功,喜歡打網球,男主角關心弟弟,孝敬父母,謙恭有禮。但隨著男主角被拉去參加一場派對並 在聚會中嘗試大麻,一切都不覆從前,隨意吸食大麻會讓人放棄學業,妄想與任何能動的東西發生性愛,像瘋子那樣手舞足蹈、還會去槍殺自己的朋友,而第二天卻對所做過的任何事情都毫無印象........ -

大麻在現今社會上已被多個開明的歐美國家定為合法的醫療或娛樂藥物,亦有數之不盡的醫學報告證實大麻可以抗癌,抗炎,抗抑鬱,對人體傷害性比起尼古丁和酒精更少。但回頭看看30年代的社會大麻就是不可接觸的毒品,所以當時美國便製作了這一齣反毒品的公益電影。影片中一群吸食大麻的青年陷入了謀殺、自殺和瘋狂的深淵,表現形式相當誇張。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部電影如今卻成了cult片中的經典之一。
-
本影片首推出時原本是黑白片,多年後重新上色後推出彩色版本,要睇就一定要看彩色版本。因為經重新上色後你可以看見吸食大麻後噴出來的煙又紅又綠,既迷幻又搞笑。
另外說教的口吻對白、拙劣的編排和做作的表演令喜感昇華至於經典。
值得一提2005年曾翻拍過這一齣經典,但出來的效果倒是強差人意。

https://www.instagram.com/p/BvvSakHghiX/?utm_medium=copy_link
巴拿鹿俊偉 2022-04-04 19:03:55
gaspar noe 有冇三甲?
今日補咗未 2022-04-04 19:04:58
9



-《Daisies》(1966)
-
劇情講述兩個形影不離的年輕姑娘,有一天她們決定:面對世界的墮落,她們自己也要過“墮落的”生活。爲了欺騙社會,她們想出了無數詭計。她們在一個夜總會製造混亂,欺詐有錢的小市民,從抽屜裏偷錢。她們過著地道的寄生生活;她們的主要作爲就是吃東西⋯⋯
-
一齣瘋癲趣味卻又不失品味的迷幻電影!
這是我第一次看捷克前衛女導演維拉齊蒂洛娃的作品,電影中帶有濃厚60年代的hippie味及崛起女性主義意識,詼諧諷刺劇情顛覆傳統敘述故事框柩,她自己更把本影片稱爲“粗俗而滑稽的哲學文獻”
而我對本片影片理解爲是對兩個姑娘的無政府主義的譴責之外,其實通過她們的行爲,她們向處在自鳴得意的、冷漠麻木的世界提供了一面鏡子。
-
電影內容豐富而創新,電影不遵循傳統敘事形式,只由兩位女主角嘻皮笑臉地暢遊不同地方;超現實的影片似乎對現代社會的物質及消費文化做出諷刺,畫面卻依舊有趣且富有實驗性。
電影開頭新浪潮味道濃厚,由兩位穿著比基尼妙齡女朗攤坐著,動作有如機械人般僵直刻意行動,並穿插著類似非洲鼓聲搭配著戰爭炮火轟炸畫面,達成一種非協調性的蒙太奇畫面,視覺效果強烈而附有意義性。
兩位女主角雖有童顏卻以惡作劇方式對付色迷迷的中年老男人是嘲諷男性的性,無所事事時則嘗試自殺是對當時生命虛無存在主義的回應,而最後兩人的狂歡派對,將滿桌美食吞嚥後,再互相丟擲並踐踏,可說是對既有規範、政治體制的輕佻嘲諷。在物質極度缺乏60年代的捷克,這部影片因糟蹋糧食而被禁演。兩個女性角色間的親密關係也暗指女同性戀顛覆異性戀主流。女性閹割男性陽具的主題也首次在片中出現,將香蕉、香腸、馬鈴薯剪成一段段,並搭配著男性聲音不斷追求兩女的電話留言。
-
片中主角造型化妝,可說另一個看點,兩女穿著一黑一白,更有獨特味道,更代表著人的黑暗面和光明面得隱設,服裝花俏而誇張,卻不失時尚流行感,臉上彩妝帶有點埃及妖后感,簡直讓我眼前一亮。
電影劇情荒謬弔詭外,導演手法更高段,加了許多實驗鏡頭,本片更是玩的瘋狂極緻,透過道具、動作剪輯跳躍至另一個場景、時間;用多種色彩交替呈現同一畫面;女主角把彼此身體剪成碎片的段落,身體成為點點方格、不斷閃動、移位,可說是電影中立體派風格的呈現,令人嘆為觀止。。

https://www.instagram.com/p/BpgAp00gjC1/?utm_medium=copy_link
飛行者 2022-04-04 19:06:00
迷幻列車實有啦
今日補咗未 2022-04-04 19:06:15
8



-《迷上癮 requiem for a dream》(2000)
-
劇情講述男女主角彼此相愛,他們夢想開設服裝店,夢想著有個美好的明天。然而他們都離不開毒品,並想著以販毒賺得第一桶金。
男主角的母親是個徹底的電視迷,最大的夢想是上電視,為此不顧年邁吞食減肥藥。由於藥物裡成癮成份,她漸漸上了癮。
男主角的好友同樣是個癮君子,為了賺大錢而加入了黑社會。為了夢想,他們努力著,卻一步步深陷毒品難以自拔。 男主的胳膊因注射毒品感染而被割去;女主角安為了毒品出賣肉體和自尊;男主角的母親最終住進了精神病院受盡折磨;主角的好友鋃鐺入獄。當視線變得模糊,夢在遙遠處呼喚,迷失的人該以怎樣的姿態安撫自己的靈魂⋯⋯
-
本片是一齣讓人久久不能平伏的電影;也是讓人絕望寒心悲傷到極致的神作。
影片的廣角、魚眼、超大特寫鏡頭都太過震撼,看著藥物流入血液瞳孔放大幻像幻聽,配樂妙到顛毫,高速切換的畫面和蒙太奇凌厲如鞭,攝影更是登峰造極,演員身體固定拍攝,推拉搖移俯仰跟追,快進慢放旋轉抖動,疊化圈淡無所不有,季節變換隱喻獨到,色調和節奏把握也爐火純青。
-
表面上批判毒品,實則直指現代性與慾望 ,導演想探討人自身的內部,內心和靈魂的深處,有被暗黑事物吸引的一種本能,所謂「迷上癮」,就是那種飛蛾撲火的衝動,對某種事物的無法掙脫,直至自我毀滅的依賴。

https://www.instagram.com/p/BtDwrsah2C9/?utm_medium=copy_link
DaV 2022-04-04 19:07:26
青春電玩物語 算唔算係迷幻電影?
今日補咗未 2022-04-04 19:07:58
7



-《瘋狂療養院 Lunacy》(2005)
-
劇情講述備受夢魘折磨的男主角反復做著同樣一個夢境:兩個惡魔闖進他的臥室,把他推進了瘋人院。一天,心力憔悴的主角偶遇一位揚言要救治他的神秘男爵,男爵引誘主角來到一間陰森恐怖的瘋人院。病態的瘋人在黑暗之中穿插的「生肉表演」以及一系列令人作嘔的放蕩作為,讓失魂落魄的主角徹底崩潰了。當他從看似純美的女護士口中得知院長和侯爵的醜惡的面目時,這場煉獄般的噩夢才剛剛開始⋯⋯
-
這部由捷克電影和動畫大師Jan Svankmajer創作的超現實主義作品《夢魘瘋人院》在開首就警告世人,這是一部考驗你視覺極限和挑戰你心理極限的反美學的影片。他以此片向死亡美學大師愛倫·坡和色情作家薩德侯爵致敬。駭人的生肉與內臟,悚然的儀式與噩夢,一起構築起了這座徹底癲狂病態的夢魘瘋人院。
-
其實人類真的很荒唐,各種怪誕的行為因為習慣而熟視無睹。很多被冠以冠冕堂皇的帽子,貼上各種漂亮的標籤,披上美麗的外衣。
但本質上,我們只是動物,人性的根本就是動物性。當道德遭遇人的原始本能,你不存在選擇,因為要生存殺戮是無可避免的。
剝離掉思想,人類剩下的只是一團充滿欲望的肉,Jan Svankmajer依舊關注於人類最原始的食色元欲,卻又深刻地把矛頭指向了人類所有的歷史記憶,我們這些行屍走肉穿越千年的歷史,鋪展的只是一出瘋狂的規訓與反抗的互置遊戲,性欲與罪惡是人的本性,癲狂與夢魘是這本性的華麗裝束,漫長的癲癇。


https://www.instagram.com/p/BoIDPg2B4wD/?utm_medium=copy_link
格雷的五十杯奶茶 2022-04-04 19:11:00
留名先想睇下
今日補咗未 2022-04-04 19:12:04
哩齣我未睇過呀

不過迷幻電影嘅意思係用毒品/藥物使用者或者精神病患者嘅角度拍出嚟而又帶有超現實畫面嘅電影
今日補咗未 2022-04-04 19:12:53
6



-《賭城風情畫Fear and Loathing in Las Vegas 》(1998)
-
劇情來自南太平洋薩摩亞群島的體育記者和他的律師朋友一起駕車前往拉斯維加斯,尋找他們的「美國夢」。一路上,他們帶了大量形形色色毒品和酒精,也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在藥物作用下,許多迷幻和癲狂的畫面出現,在幻覺和現實之間讓兩個人分不清那一個更頹廢,那一個更扭曲。加上拉斯維加斯本身的紙醉金迷,「美國夢」似乎遙不可及,兩個人留下只有垃圾場一樣的五星級酒店房間和無法停止迷幻的路途……
-
這不是一部普通的電影,是來自於70年代最暢銷的同名小說改篇,小說來自真人真事而這個真人又是歷史上最著名的記者,人生極富傳奇色彩人生—Hunter S. Thompson。
性、毒品、暴力、體育和政治,特別是搖滾樂評,都是典型的Hunter S. Thompson寫作主題。在他的寫作之中,沒有預先設定規則。將事實與虛構,真實與想象,借助毒品、藥物和酒精的作用混為一處,Hunter S. Thompson主觀的虛構和想象,作為自我體驗的一部分,都成了新聞作品中加以報道的事實。
-
在朋友A的極力推介下,我在颱風的晚上冒了風雨去問朋友J借看了這齣《賭城風情畫》的影碟影片內的迷幻鏡頭就正如電影片頭陳列的各種各類藥物和毒品: 大麻,LSD,可卡因,安非他命,仙人掌,蘑菇,氯胺酮,海洛英,甚至從活體抽取的腎上腺素.... (藥品同毒有何分別?對我來說純粹提升精神體驗無害無癮的是藥品,對生理有害或成癮就是毒品,所以我一向都向毒品say no)
-
在觀影時我能感受到講述的電影的背景是美國60-70年代甘乃迺遇刺,越戰,Hippy 大時代下的那種頹廢與傾跨,即使主角們如何在藥物中癲狂迷醉,這些內容也都無時無刻尖叫著,魔幻著以各種形式侵襲過來——電視,音樂,幻覺⋯⋯等等。
又正如充斥整片的搖晃,狂亂,荒誕,離奇,迷幻的鏡頭所讓人暈眩迷亂的,我不知不覺的啪下了《賭城風情畫》這片數碼迷幻藥跟片中主角們追尋的他們不確定的「美國夢」,最後由於藥物毒品和酒精而演變成充滿Bad trip和憎恨的噩夢 。
看完電影,我就發現《賭城風情畫》裡根本就不存在尋找,有的只是迷幻和錯亂,就如電影裡的台詞說的「我們只是想逃離這個充滿肉慾的現實,逃離這個污穢的救世主年代」而電影把當年的美國Hippie 精神裡飽含的混沌都搬到屏幕裡,再加上導演本人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把角色表現得淋灕盡致,幻想與現實,夢魘與真實,誇張與魔幻。所以說,《賭城風情畫》根本沒有甚麼美國夢,有的只是對美國社會尖酸的嘲諷,或者再加上為Hippie 竪碑立傳也不為過。
-
毒品,藥物,迷失,絕望,孤獨,這樣的主題總是讓我百看不厭,電影內兩個人在拉斯維加斯的行為,荒唐,荒誕,瘋狂,非主流,甚至反社會,沒有理性,只有無邊的徹底迷幻。
在集體狂歡的60年代,主角的原型Hunter S. Thompson是成功先知先覺的先驅者,他的文字沒有受威迫和利益驅使,更多的是自覺的熱愛與執著的堅持,始終捍衛著60年代的文化傳統,反文化,建立和發展次文化體系。
同樣是60年代年青人的英國導演Terry Gilliam伙同JOHNNY DEPP拍了這齣名為《賭城風情畫》的意識流CULT MOVIE,原作就是Hunter Thompson的同名原作自傳式小說,它還有一行副標題——「a savage journey to the heart of the american dream」(深入美國夢中心的野蠻旅程),是1971年的暢銷書,寫的是1965年Hunter S. Thompson的真實經歷,而它承前啓後的作用,自然不言而喻,一方面繼承了60 年代的文化特徵,又教育了一代新人,但小眾還是小眾,影片從頭到尾在隊嘢和用藥,完全可以看作是藥物服用的迷幻電影,能真正熱愛並且看明白的,估計不多,起碼在香港可能是如此,但卻紀錄了人類最混亂最好玩最大膽最放縱的迷幻年代。

https://www.instagram.com/p/CGe7VSQgII9/?utm_medium=copy_link
今日補咗未 2022-04-04 19:14:52
5



-《Lost Highway 妖夜慌踪》(1997)


https://www.instagram.com/p/B_OERlDJl8Q/?utm_medium=copy_link
今日補咗未 2022-04-04 19:15:53
今日補咗未 2022-04-04 19:16:19
今日補咗未 2022-04-04 19:16:55
2


-《遁入虛無 Enter the void》(2009)

https://www.instagram.com/p/B4RWc1kAckh/?utm_medium=copy_link
今日補咗未 2022-04-04 19:17:09
今日補咗未 2022-04-04 19:17:24
今日補咗未 2022-04-04 19:18:33
1


-世界在變,時代在變,音樂在變,藥物在變《Trainspotting 迷幻列車》(1996)


https://www.instagram.com/p/B_zb7nMgFFo/?utm_medium=copy_link
喊少陣啦 2022-04-04 19:23:00
今日補咗未 2022-04-04 19:45:13
我最鐘意阿媽果一段
今日補咗未 2022-04-04 19:46:34
八支八支半 2022-04-04 19:48:05
無喜馬拉亞星
含人所不含 2022-04-04 19:59:06
jennifer connelly
今日補咗未 2022-04-04 19:59:09
迷幻電影呀
lゆりしぃ 2022-04-04 19:59:46
青春電幻物語算青春迷失電影,台灣有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香港有三五成群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