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屋晴子
2022-04-13 13:24:43
記得議論文係要說服人攞分,舉例子果陣一定包古今中外,無4 個都要有其中3個。
要小心唔好比題目誤導,例如最多出現係
「xxxxxxxx, 講下你看法。」 或者
「xxxxxxxx, 套用在現今生活xxx,寫篇文。」
最重要係睇尾二果句,永遠尾二果句先係話你知點樣攞分。而佢題目前面會有果堆字可能會特登將你固定係某d範圍,例如中國傳統、大學生活、現今…之類,令你只係掛住舉中國內or現在既例子。
記住議論文目的係說服人,如果你可以舉個外國/不同時代例子証明唔單止題目本身個範疇適用,而係有更大既公認性,咁你果一個例子比起你舉10 個都係題目寫明比你既範圍有用。 如果古今中外你可以各舉一個例子,等於你所講既野適用於任何時間地域。你夾硬寫都要拉到個相似例子去做個類比。
議論文之所以易攞分係因為你係同多過一個marker講道理,而唔係講感情,如果遇到其中一個無想像力or 情緒冷感既marker,你寫抒情文就仆左一半街。
但缺點就係你舉古今中外既例子必須要比較普及同埋係基於事實/歷史,唔洗要100%準確,但起碼唔可以鳩作地方人名or扭曲歷史。呢方面其實要靠平時睇書睇新聞浸出黎。
你舉得到上面4個例子同題目做個類比,基本上就5,之後就d * 就係睇你文筆接駁能力同詞庫。
長屋晴子
2022-04-17 23:36:19
駁論有d麻煩,比立論更加講求技巧同突破思維,同埋視乎題目有幾多資料。因為駁論你要揀某一方立場,反而越多例子越容易出現bug。
普通立論可以同時將題目正反兩面都講出黎,兩面通吃立不敗之地
但駁論好多時會令你只可以揀某一方立場,變相你舉例果陣要小心好多
有d人會話駁論舉一個例子證明題目立場錯誤就夠,但其實前題係題目要比埋論據出黎,先可以用一個例子針對性去打散題目立場。
我自己多數都會舉2-3個短例子去做唔同既功效(視乎題目比幾多資料):
第一個用簡短例子去幫題目立場立論(如果題目無比論據,例如只係一句「學生不應該拍拖」叫你講睇法)
第二,第三個就用黎反駁題目立場(即自己舉既第一個例子) 一個用黎駁論據,一個用黎駁論證。
所以個操作係首先自己幫題目立論,唔理題目或讀者有咩想法,首先由"你"建立個範圍將對方拉入"你"期望既方向先,等之後既論點可以睇起上黎可以合理地支持你既立場。仲可以比讀者覺得你正反兩面都真係有了解過有思考過。
當然,如果時間唔夠或有其他考慮,我會揀第二&第三個例子組合成一個去同時駁論據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