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已於2018年10月通車,但目前仍有部分工程尚未「埋尾」,有超支款項尚待埋單。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今日(27日)開會,審議大橋涉及15億1,470萬元的主橋超支追加撥款,最終在12票贊成、1票反對之下獲通過,稍後會交財委會審議。
席間有多名委員關注到,大橋通車至今使用情況未如理想。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承認,以大橋現時收入,連利息都還不起,但他稱「假以時日」人流物流將會增加。
最新造價增至105億元
今次會議涉及大橋的3QR號工程計劃「港珠澳大橋-主橋撥款資助」。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在2009年5月批准把 3QR號工程計劃提升為甲級;按付款當日價格計算,估計所需費用為90億4,650萬元。
不過運房局表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工程最新實際開支已達78億9,660萬港元,基於資源投入的更新、工程變更、工資和材料價格調整等因素,原先的核准預算費不足以支付所需的工程費用,要求將核准預算費提高15億1,470萬元,最新造價為105億6,120萬元。
航運及交通界議員易志明提到,大橋工程涉及外海築島,如此大型的工程有一定程度超支並不奇怪,數字合理就可以,但關注到政府會否有更多措施,吸引多些車輛使用,並與內地當局溝通,令大橋物盡其用。民建聯梁志祥亦提到,大橋涉及大量的借貸,擔心以現時疫情下的車流量,難以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