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news.mingpao.com/pns/%e6%b8%af%e8%81%9e/article/20211205/s00002/1638641045270/%e9%a9%9a%e8%a8%9d%e8%a2%ab%e6%8b%92%e7%ba%8c%e7%b4%84%e6%9c%ac%e5%91%a8%e9%9b%a2%e4%bb%bb-%e7%a8%b1%e6%b8%af%e5%a4%a7%e8%99%95%e5%a2%83%e5%b2%8c%e5%b2%8c%e5%8f%af%e5%8d%b1-%e8%a6%aa%e6%ad%b7%e5%b7%a8%e8%ae%8a-%e7%a6%8f%e7%94%b0%e6%95%ac%e4%ba%8c%e5%98%86%e6%b8%af%e8%b6%a8%e8%87%aa%e6%88%91%e5%af%a9%e6%9f%a5
【明報專訊】經歷了反修例風波和新冠疫情,離別成為香港的日常事,下一位要與香港道別的是政府顧問專家、港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福田敬二。曾走遍地球應對症疫的福田敬二,在港5年間除與港人一起對抗病毒,還目擊香港巨變,他說社會漸見自我審查,港大作為社會一分子也不能倖免,更形容港大正處於岌岌可危的情况,外界關注港大能否保留學術自由,亦關注港大如何對待學生、是否移走國殤之柱等,若大學不再是可自由討論的地方,將失去其價值。
如今疫情未完,福田敬二卻因港大拒絕續約而要提早離港。消息傳出逾一年後他終於開腔,對大學決定感驚訝,認為大學不止要有研究型人才,也要教學和管理專才,而在社會動盪、疫情和《港區國安法》影響下,港大要找優秀國際人才將面對很大困難。
明報記者 畢嘉敏
曾任世衛助理總幹事的福田敬二2016年加入港大出任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去年傳出港大不與他續約,本周三(8日)是他在港大的最後工作日。離別在即,福田接受本報訪問稱,原本接受醫學院邀請,計劃在港大工作多兩年,但大學拒與他續約,他當時知道消息後非常驚訝:「我有非常廣的國際經驗,亦很享受能將這些經驗教給學生,這些不是很多人可以做到的。」
指大學非只需研究者 「看不到不留我有何策略」
去年曾有消息稱,福田不獲續約與學術表現有關。福田說,沒有人告訴他不續約原因,只知道是超出醫學院層面、是大學的決定,至於是校長張翔還是其他人,他也不知道。他說,大學需要不同背景、不同類型人才,要有人擅長研究、有人擅長教學、有人擅長管理,而他曾在世衛工作,擁有國際級管理經驗,「我看不到不留住一個像我一樣的人有什麼策略價值(I don't see the stragetic value of not retaining somebody like me)」。
除了福田,港大醫學院長梁卓偉亦將於本學年完結後離開港大,福田認為梁卓偉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難以替代。福田說,港大多個學院院長即將離職,港大要找國際人才填補這些空缺將非常困難,「一來我們有疫情,二來香港社會動盪、國安法已立法,三是大家會關注港大是否仍有學術自由、是否有自我審查,提供高薪和機會有助招聘人才,但全世界都有好的機會」。福田說,以他所知港大仍未找到人選接任他的職位,他希望他的繼任人要保持開放態度,珍惜這班優秀同事,亦要好好對待每一個職員。
前年社運「大開眼界」 難言好壞
回望過去5年,福田說,難忘與學生及年輕同事相處,2019年的社運更令他大開眼界,無論是大學內外,很多理應繁忙的街道空無一人,城市受到很多破壞。他說,很難說這是好是壞,但近年香港確實經歷巨變,無論是社運、疫情、還是國安法,對香港影響都很大。他認為,社會上開始有自我審查,港大作為社會一分子也不能倖免,很多人關注港大能否維持學術自由,港大如何對待學生、發通知要移走國殤之柱等,都成為外界焦點,他形容港大正處於岌岌可危(precarious)的狀况,但作為大學,如果不能自由地討論,就會失去其意義,「大學現在沒有規定有什麼不能討論,但當人們感到焦慮和恐懼,自然就不會討論了」。
離港在即,被問及想和港人說什麼,福田說,香港歷史上有很多很困難的時間,現亦正是困難時刻,親友間有很多隔閡,但香港不是一個普通的城市,這城市復元能力很強,社會凝聚力也很強,如果能保持這城市的活力和獨特,香港定能捱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