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當年流亡去英國嘅德國左派人士
都說服唔到人去杯葛納粹奧運
結果係所有國家都有參賽
最後杯葛完全失敗,冇外交杯葛,乜柒都冇
英文source:
https://encyclopedia.ushmm.org/content/en/article/the-movement-to-boycott-the-berlin-olympics-of-1936
中文source︰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27099
… 美國的部分國會議員十分積極主張抵制,民主黨眾議員William Citron慷慨激昂在國會演講,試圖說服同仁支持抵制納粹奧運,認為那是美國先賢如傑佛遜、林肯、威爾遜會採取的立場。可惜大部分議員不買帳,提案沒有下文。行政部門的態度則十分曖昧,精明的小羅斯福總統或許心裡傾向抵制,但有現實的考量,幕僚節制他不要在這個議題上表態,甚至可能擔心萬一美國決定帶頭抵制,希特勒惱羞成怒,說不定拒付已成美國公債的一戰賠款。反倒是第一夫人十分反對參與納粹奧運。
這場從1933延續至1936年間的辯論,成為奧運史上最大的辯論,最後以失敗收場。布倫達吉利用他的影響力,在最後關頭以閉門會議方式,強迫AAU放棄抵制柏林奧運,讓美國得以派出史上最大的奧運代表隊。世界各國的代表隊也如希特勒所願,前來目睹德國的壯大與新秩序。1936年8月1日到16日,納粹德國向世界展示了空前成功的奧運,首創電視轉播,大型的開幕式,聖火傳遞,容納11萬名觀眾的運動場。完美無瑕地將另版《意志的勝利》以同樣的意象向世界發布。
當年係冇杯葛到希特拉㗎
![](https://cdn.lihkg.com/assets/faces/cow/sorry.gif)
![](https://cdn.lihkg.com/assets/faces/mouse/please.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