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理浩才是香港「一國兩制」之父

劉皇叔躍馬飛升

32 回覆
59 Like 2 Dislike
劉皇叔躍馬飛升 2021-08-18 00:09:16
這是根據近年解密的英國檔案所得出的結論。很多人以為,首先提出香港「一國兩制」的人,是鄧小平。可是,我們最多只可以說,鄧小平是首先提倡台灣實行「一國兩制」的人。1979年1月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只是為了統一台灣,而沒有想過為香港及澳門而設,因為當時中共仍想港澳長期維持現狀。究竟為何麥理浩會提出「一國兩制」構思呢?就是為了日後的香港前途談判,制訂英方的策略方針。

1967年左派暴動,進一步增加了英國在港統治的不安全感,令英國人不得不認真思考如何應對97問題,畢竟當時距離新界租約期滿,只有30年。到了1970年代初,隨著中英關係有所改善,一些英國外交部官員認為,中共日後同意延續新界租約,並非絕無可能。可是,即將到香港出任總督的麥理浩,在1971年10月的最高機密書信中指出,固然英國在談判時,可以向中方爭取續租新界,但他相信英方能夠爭取到的最佳方案,是香港在1997年後,成為中國主權下的「特別行政區」("a special administrative district"),以令「外國人可以在香港繼續居住」("would facilitate the continued residence of foreigners")。

至於如何令日後中國政府會同意「香港特別行政區」這個安排?麥理浩認為,必須要令香港各方面的生活質素及發展水平,遠遠優於中國("ensure that conditions in Hong Kong are so superior in every way to those in China"),從而令中國在決定將香港吸納入其境內時,有所猶疑顧忌。所以,近年的香港史研究已發現,麥理浩時代的各種社會民生重大改革,主要是為了增加英方在日後前途談判時的籌碼。麥理浩在1974年的外交部絕密書信《管治香港的目標》中就清楚說明,要盡一切方法,將香港建設為「模範城市」("a model city"),所以之後就有「十年建屋計劃」等各種前所未有的民生工程,香港從此進入黃金時代。

結果,一如麥理浩所料,北京真的不讓英國在1997年後繼續統治香港,但為了保持香港的利用價值,以及防止香港出現「人踩人」式的信心危機,就承諾日後香港實行「一國兩制」,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

由此可見,香港「一國兩制」的起源,是早於1984年,以至早於前途談判之前,而是在1971年麥理浩提出「特別行政區」這個概念時開始的。



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44414/%E4%B8%80%E5%9C%8B%E5%85%A9%E5%88%B6-%E9%BA%A5%E7%90%86%E6%B5%A9-%E8%A7%A3%E5%AF%86%E6%AA%94%E6%A1%88-44414/%E9%BA%A5%E7%90%86%E6%B5%A9%E6%89%8D%E6%98%AF%E9%A6%99%E6%B8%AF%E3%80%8C%E4%B8%80%E5%9C%8B%E5%85%A9%E5%88%B6%E3%80%8D%E4%B9%8B%E7%88%B6
基篤覺 2021-08-18 02:41:56
陶傑 Channel
2019年10月8日 ·
有人在網上列舉前港督麥理浩爵士當年領導香港,僅三千六百日,完成以下政績:成立廉政公署、九年免費教育、拆除港九所有木屋區讓貧民搬進公屋、推行「居者有其屋」而讓公屋住戶上一級擁有自己的低價房產成為業主、建立社工行業、推出高齡和傷殘津貼、建立工業學院、演藝學院、區議會選舉。
每一件都是中國人三千年帝皇統治從未想過之事,因為麥督的政策,每一件,都把香港市民當做「人」,而不是奴隸和牲畜。
而且麥理浩是蘇格蘭人,私下政治傾向工黨,是一個古典社會主義者──亦即十九世紀歐洲的社會民主(Social Democracy)這一系,英國前首相麥當勞和艾德禮這一支,其時西方的自由左派,尚未如今日肝硬化成左膠,是二十世紀西方文明最美好而健康的時期。
一水之隔的大陸,自稱社會主義,搞了幾十年,在麥理浩領導香港的同期,大量浮屍由珠江口沖下。麥理浩的社會主義政策,除了組織照顧房屋和醫療,毛澤東時代有,鄧小平又改了回去,到了今日,不三不四,一樣也無。
但麥理浩只是英國公務員隊伍的一名文官。在英國歷史上並無位置。一個三等的英國公務員,擊敗了中華民族七十年來誇誇而談的前後三大喧噪:
1,三千年中國儒家文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麥理浩在香港,為你實踐了。
2,一九四九年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麥理浩向你證明:何謂真正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不必由餓死三千萬人、文革、以及大量沖來香港海域的浮屍來證明。麥理浩香港三千日,給你示範。
3,香港主權移交後任何一個嘴巴裏聲稱他自己管治香港也行的香港特首。
至於海底隧道,也在麥理浩時代落成。這些只是硬件,與人性和心靈無關,僅小兒科而已。
今日的林鄭月娥,為她的祖國,掀起裙子,在香港蹲下來排洩了一堆糞便之後,連如何善後:外聘公關公司?請解放軍入城?執行緊急法?執行宵禁令?該不該立法禁止蒙面?一堆土著精英,連同一個喧嘩有如中國街市的行政會議,吱吱喳喳,就是沒有辦法。全世界看笑話。
讓事實來說話。無人戀殖,只有崇優,包括在文化人類學的層次。
而麥理浩在香港,沒有留下一具銅像。不,他不要你特區警察檢閱時,連同林鄭月娥的肖像一齊抬出來,讓張大嘴巴的萬千愚眾歡呼。他只在香港的綠水青山之間,留下了一條麥理浩徑。
基篤覺 2021-08-18 02:45:14
今日林鄭落區,150人,要抽籤,發言又要抽籤。當年麥理浩同樣落區,無需抽籤,無太多防暴,無乜警察拎晒槍,唔洗搜袋,唔會坐高一級,人人都可以親近,男女老少都得。
今日又係特區首長落區,見150人,學校要早放,醫院要提早閂門,門診唔開,車要拖走,伊館一帶全部清場。
成日話大家唔愛國愛香港,其實你想大家點愛你呢?睇下麥理浩,香港現在所有嘅基石,都係由英治時代建立,香港可以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所有嘅一切基石,都係由英治時代確立。
回歸之後,香港曾經受惠,但更多嘅,就係逐啲逐啲將原有嘅拎走,英國人將大家由木屋搬上公屋,由公屋送上私樓。依家香港政府,將公屋送畀新移民,將香港人送入劏房,將香港嘅法治化為烏有。
麥理浩在3823天擔任港督期間,做過嘅事,包括:

廉政公署
九年免費強迫教育
委任獨立委員會調查金禧事件
十年建屋計劃
推出居屋
認可多家院學為專上學院
創立多所工業學院
創立建造業訓練局及製衣業訓練局
設立房屋署
培訓更多社工
廣建醫院和其他醫療院所
傷殘津貼
高齡津貼
交通意外傷亡援助
設立勞資審裁處
修訂《勞工賠償條例》
引入《勞資關係條例》
規定僱主為僱員買保險
規定遣散費
保障工會不受歧視
學生車船優惠
引入每周休息日
產假薪酬
紅磡海底隧道
九廣鐵路雙軌化
修建屯門公路
地下鐵路
青衣大橋
修築荃灣綫地鐵
獅子山隧道第二管道開通
展開九廣鐵路電氣化
研究及動工興建東區走廊
修築港島綫地鐵
構思興建輕便鐵路
興建海水化淡廠
改善東江水輸水系統
萬宜水庫落成啟用
發起清潔香港運動
闢建公園、游泳池、運動場和體育館
設立禁毒處與禁毒專員
推動中英雙語並重政策
興建紅磡體育館
促成舉辦首屆香港藝術節
設立撲滅罪行委員會
通過中文與英文均為香港的法定語文
成立香港獎券管理局
首度劃出郊野公園
設立古物古蹟辦事處及古物諮詢委員會
興建伊利沙伯體育館
促成香港藝術中心落成啟用
設立土力工程處
沙田馬場落成啟用
推廣十進制
麥理浩徑啟用
引入歷史建築評級制度
設立法律改革委員會
興建銀禧體育中心
麥理浩夫人度假村落成啟用
成立康樂文化署
港元與美元掛鈎,好不好也好,影響深遠
撤銷外匯管制
立例限制新的股票交易所成立
設立消費者委員會
撤銷黃金交易管制
設立證券事務監察委員會
重新向外資銀行發放牌照
設立香港銀行公會
賦予市政局財政自主權
立法局引入議員薪津制度
大幅增加立法局非官守議席,數目首次超越官守議席
設立全港18個區議會
舉行第一屆區議會選舉
推動公務員本地化
布政司署增設教育科
促使中方同意協助堵截來自大陸的偷渡潮
規定在香港居住滿七年的人士才能取得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
同時又宣佈實施「抵壘政策」
然後又宣佈「即捕即解」
以人道立場收容越南難民
以人道理由,動用香港資源開設難民中心
確立香港成為「第一收容港」,無條件收容越南難民,聯合國難民專員公署欠下香港11.62億港元巨債,走數至今
到中環出席毛澤東悼念儀式
破天荒出席新華社香港分社的中共國慶酒會
與鄧小平討論香港前途問題
當然還有——麥理浩徑
翡翠見證 2021-08-18 08:43:34
正經PO推一推
藍鯨 2021-08-18 08:52:58
支離事業 2021-08-18 08:53:38
篇文應該係base on呂大樂本書既?
加連威老陳浩南 2021-08-18 08:54:38
加連威老陳浩南 2021-08-18 08:57:37
叫香港之父都唔過份
葉國歡 2021-08-18 08:59:21
真正既港父
豬(已壞) 2021-08-18 09:03:13
65c02 2021-08-18 09:11:30
一對大白兔 2021-08-18 09:44:17
肌肉嘉年華 2021-08-18 09:47:57
八奇思考領域
做得快 2021-08-18 13:22:19
陳美芝飯 2021-08-18 13:29:30
點解麥SIR唔一早俾埋雙普選我地, 要我地用生命自由去爭取
猶如無人敢碰 2021-08-18 13:32:11
支那人低人一等是有原因的
花生醬走奶 2021-08-18 13:33:07
鍘近平 2021-08-18 13:42:41
正係麥理浩將香港本土化
你先會視香港為根
而爭取民主
藍鯨 2021-08-18 14:09:24
newworld 2021-08-18 14:15:21
pish
蒙著臉去扑你 2021-08-18 14:17:55
百越民族復興陣線 2021-08-18 16:45:46
立廟供奉 有冇得諗
宗教活動唔違法呱
六點半 2021-08-18 21:55:04
樓主貼漏了最後一段(又有人開Patreon啦)

2020年6月30 日晚上11時《港區國安法》生效後,身為歷史學博士的筆者,眼見香港種種觸目驚心的巨變,第一次覺得香港變得非常陌生,但又覺得這可能是歷史的必然,於是就動起一個念頭:在有自由、有最新解密檔案可讀的地方,全心全力寫一本書,去紀錄及分析我們曾熟悉的那個香港,究竟是如何漸漸形成,又如何最終破滅的,這本書將名為《一國兩制的開場與收場1971-2020》。若大家想在官方修的「志」以外,有非官方的香港史可讀(尤其是中文),就請支持筆者的PATREON計劃,即使因種種原因未能支持,亦希望大家留意「一國兩制的開場與收場」的FACEBOOK PAGE,多謝各位!

本文根據以下著作寫成:

呂大樂:《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增訂版)

黃文放:《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的決策歷程與執行》

Chu, Wai-li, "We had no urge to do away an ex-colony: the changing views of the British Government over Hong Kong's future, 1967-1979", (unpublished MPhil thesis, the History Department of the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2017)

Chui Wing Kin, “Developing a ‘Borrowed Place’: the Shadow of 1997 on Urban and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in the New Territories of Hong Kong, 1925-1983”, (PhD thesi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21)
六點半 2021-08-18 22:28:30
可以叫"當代香港之父"
鍘近平 2021-08-18 22:36:33
其實好多基礎係葛亮洪奠定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