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想開個post講吓AL年代嘅恒商點解俾人叫做「A工廠」,同埋解釋吓點解咁勁。
恒商係咩嚟?
恒商即係而家香港恒生大學嘅前身,當年淨係提供中六、中七課程,因為成績太好所以有A工廠嘅稱譽。
當年恒商到底有幾勁?
成績最好嘅一屆毫無疑問係2012年。
以英文科嚟講,恒商一間學校已經拎咗全港17.3%嘅A。商科嘅講,Econ拎咗全港28.1%嘅A、Accounts 47.1%、Business Studies 76.2%。
企業概論係偏門啲嘅科目,開辦嘅學校唔多,但係Econ、Accounts依啲多人讀嘅商科科目、甚至好難短時間進步嘅英文科都拎到咁好成績真係唔簡單。

而最值得講嘅係,恒商雖然淨係提供商科,但係收生係唔分文理商科。換句話說,大部分恒商學生喺中四、中五都無讀過商科,中六先開始讀。AL Econ、BS同會考關係唔算太大,但係AL Accounts嘅內容係建基於CE Accounts之上,名乎其實係用一年半時間去超越其他人中四至中七嘅光陰。
其他詳細數據:
https://na.cx/i/WRjUuTf.png
https://na.cx/i/keiVej4.png
https://na.cx/i/iBHrk0c.jpg
https://na.cx/i/j9F8zkP.jpg
JUPAS派位結果都好勁:
同一年有43一齊入HKU讀Law (Law + BBA(LAW) + GLAW)
當年淨係收5個人嘅中大Global business有3個係嚟自恒商。
https://na.cx/i/rYTBJgU.jpg
收生成績
最大嘅誤解就係恒商收好高分。恒商1991年先開始提供AL課程,一開始都係收升唔到原校嘅學生,初期收生分數只係best 6 14分左右。之後因為做得好,先吸引到更高分嘅學生報讀。由最初只係收其他學校唔要嘅學生,到後來學生放棄原校都要去恒商。所以話恒商只係靠收生叻係唔公平嘅。
恒商喺最後嗰幾屆先收得高分,之前都唔算特別高分。

(會考18分大約係全港top 30.4%、 24分係top 9.5%、28分係top 2.8%,按比例換算返大約等於DSE best 5 19分、25分、29分)
增值率
恒商最屈機嘅地方在於全港最高嘅增值率。簡單嚟講即係同樣以會考18分嘅考生嚟講,恒商學生喺AL嘅表現係全港最好。崔康常由1996年開始擔任院長,1999年恒商已經係全港最高增值率嘅學校。
以2005年AL為例:
恒商會考18分嘅人拎1A或以上嘅比例仲高過其他學校會考25分嘅人,蔗渣嘅收生分數但是有燒鵝嘅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