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那嗣: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961798563/posts/5579713692070635/
/
喺連登見到有個post問:「正常父母一出世已經同你講食煙有咩唔好,就算唔係,小學常識堂都已經有教,總之成個社會不停洗你腦,或者應該話唔食煙根本係普世價值,但點解仲係有咁多人食?」
覺得呢個現象,幾答到先前講「當香港教育、傳媒、創作全部淪陷晒之後,點確保下一代唔會變小粉紅」嘅話題。禁煙在官方立場、道德地勢、宣傳順位上,一直有無與倫比嘅資源同話語權;香港煙草商連廣告唔準落,每包煙都要貼恐嚇相。然而香港仍有60幾萬煙民,而且呢個習慣sort of係有「傳承」下去(不一定指一位上一代對一位下一代嘅正面傳承,有時仔女分分鐘因父母食煙而更憎食煙,有時係無煙父母乞仔女憎於是後者去尋找反抗嘅新生活方式,有時冇原因就純粹normal distribution有人中意有人唔中意視乎有冇特別激發),甚至煙草類花款今天比舊時更加蓬勃流行(shisha、隊草、電子煙,林林總總)。
大多人食煙不過兩個原理:一,有內發心理需求,自覺去尋找填滿此需求嘅外物,動力完全蓋過社會正規敍述嘅影響;二,有外來嘅親近者傳教,營造出呢樣外物非常普遍嘅局部環境(俗稱「比朋友帶壞」)。你睇食煙呢個習慣點續存,就能知公民社會點續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