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日覺得d人讀完咁多年書
都咁多情緒咁唔理性好煩
產生勁多不必要嘅麻煩
成日覺得人庸人自擾
對INTP來說,一開始的社交可能源於自己的體系結構還不完整,他們想要借助外在環境刺激自己的內部對話,一旦內部的認知體系呈現出邏輯閉環的狀態,被INTP解構重組完成,那麼社交就不再能提供有效的參數,這樣一來,INTP因無法獲取燃料而對社交產生疲倦(Ti饑渴)。缺少燃料的前幾次社交也許能勉強說服INTP這是一種有必要的情感聯繫,但是卻無法讓INTP長期沉浸於這樣的社交,哪怕對方是自己多年的好友也不可能,他們就算人在這裡,靈魂也會飄走。
現實社會大部分人不喜歡被Ti分析透徹,也不喜歡得到邏輯分析,大多數人都更喜歡情感需求。他們需要垃圾桶,而不是意見箱,可如果INTP明白了這件事情,選擇壓抑自己的Ti本能去滿足身邊人的情感需求的時候,卻又諷刺地發現:跟別人成為朋友的代價是壓抑一部分真實的自我(Ti真實、和Ti饑渴),可這種壓抑自我去相容他人的珍貴價值(小心翼翼又努力的溫柔)卻又不被看到,不被看到自然也不會被珍視,更不會得到溫柔回饋,這種現實結果會讓部分INTP覺得“受傷”,認為跟別人建立聯繫是很痛苦的事情,他們也會發現自己對於情感(Fi)有脆弱的一面,而這種脆弱是自己造成的,因為是自己選擇:壓抑自己去跟別人建立聯繫。結果別人無法察覺到自己的情感渴望和屈從。
他們也會由此產生思考:自己收起Ti爪子不去傷害別人、掩蓋Ti饑渴走入群體這件事,換來了朋友的什麼?好像沒有什麼…emmm…情感上和理性思考燃料上,都沒有得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