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台灣(新北)咁多風化案?

kennyTW

12 回覆
18 Like 2 Dislike
kennyTW 2021-03-27 01:21:23
大家好,我係台灣人,之前寫過幾篇文章,下面好人都問到點解台灣或者新北會咁多風化案件
不過我寫文章都係寫翻書面語,大家多多包涵,謝謝^^

大家所看到的台灣風化案件相信99%應該都是來自我們的新聞網,這類的新聞應該多到不勝枚舉。不過在這邊先說明一下,相信板上出過社會的人都知道,這種事件在有人類地方都會有,差別在於你懂不懂那個國家的語言、看該國的新聞文字閱讀容易與否。
至於為什麼大家覺得台灣會特別多呢?這跟我們結構性文化有關,我來分析給大家聽

首先,新聞界有分線,例如:跑市政府的、立法院的、行政院各部會的、財經、娛樂、生活副刊、還有就是駐點的地方記者,負責地方警政與司法新聞。在這邊也跟大家透露一個公開的秘密:幾乎所有的新聞都不是跑出來的,媒體只是受的那一方,大家看到的藝人或名人的緋聞的第一次的照片,通常也不是記者狗仔拍的,都是另有其人放的,後續報社電視台才派人去跟這條線。為什麼要跟大家說這些呢?跟接著有關。(所以大家別以為記者多厲害,不會有那種你在壞壞時他正好在旁邊的那麼巧合)

所以風化案也是,誰會有這種案件的資料?答案是警方。解嚴後隨著黨禁報禁開放,台灣警方跟媒體關係保持十分良好,會透過餵養新聞的方式發新聞稿予以媒體,讓媒體有素材可以報導,媒體的回饋則是在可控範圍內盡量幫助對方隱惡揚善,例如可能有小件風紀案件時儘量不去報導(大件不容易吃下來),然後警方發出正面新聞的新聞稿時幫忙刊出,例如幫迷路學童找到父母之類。

所以大家別以為什麼新北市鬼父、性侵性騷擾案件記者神通廣大,正好都在旁邊採訪,沒這回事。這些都是收到新聞稿後再去編輯的新聞。隨著時代變遷,台灣電視台數量高達2、300台,報社有四大報和其他小報,雜誌與,書籍出版更是華人世界繁體的主流(去過誠品應該都知道,大部分書籍都是台灣出版或翻譯),可是台灣人口只有2000多萬,這種競爭激烈加上網路興起後平台移轉比拼點閱率,自然而然會導向人性取性的新聞素材:暴力、色情腥羶。
難道香港沒有上述問題嗎?香港當然也有這種社會新聞事件,但是港府並不鼓勵官方與媒體界的過度接觸,更不會鼓勵警方用餵養新聞的方式來與媒體互動,所以警方並不會以這樣的素材來做新聞稿發放。

至於為什麼報社或新聞台編輯拿到這種素材就願意刊呢?接下來是我的認為,沒有根據與查證,
大家知道自從有憲法以來、解嚴民主施行、高度經濟成長結束後,台灣沒了什麼大事。我們國際外交處境相信板上大家都很清楚,很多時候能做、但不能說不能報、也沒太多人敢在檯面上跟我們發生關係或具體連結,所以你不會看到太多的國際新聞跟台灣有關,跟我們有直接關係的大概就大陸與美國,德國政府跟敘利亞難民、烏克蘭跟俄羅斯幹來幹去,對台灣來說遠在天邊,報社或新聞台其實都有報,但是明顯的關注、點擊率、收視率遠不及新北市風化案。

最後我問大家,你們會對中俄聯合聲明、德國北溪二後天然氣管線有興趣?
還是雞排妹性騷擾、直播主設局宅男騙錢有興趣?

剩下想知道我在回吧^^
黎生(搵緊工) 2021-03-27 01:24:51
同電子奶咀差唔多

喂呢啲風化新聞 咁自然冇人會關心政治

或者調轉黎講 本身啲人就係想睇風化新聞多過政治
kennyTW 2021-03-27 01:30:24
我趕快補一句,媒體也有相對自律責任。

但市場很現實啊...
判十年坐十年 2021-03-27 01:31:00
完全正確
同埋所有主流媒體根本就係俾政府操控曬
你見到9成9嘅新聞都係政府想俾你知嘅野
而永遠唔會係真相
kennyTW 2021-03-27 01:34:11
有啊,誰說沒有?
我們政府超成功好嗎?有空看看他們的FB小編。會用一些平易近人或是詼諧的口吻來讓民眾關心政治議題,當然當中也夾帶他們想要達到的風向或目的,完全的人性化思考操作
Empath 2021-03-27 01:46:25
就算係警察放料,都係多風化案
一個禮拜一單都多啦
你仲要話台灣唔多人,咁頻密唔覺得有問題咩
屌膠一切 2021-03-27 01:51:30
唔怪得d風化案內容咁詳盡
d案件咁離奇
單單都痴線過av/小說
kennyTW 2021-03-27 01:56:57
社會走的深你就知道囉^^
kennyTW 2021-03-27 01:57:29
警察新聞稿就已經會這樣寫了...
嘩好大鑊 2021-03-27 02:04:42
不對,之前看過統計,台灣人口遠少於日本,但風化案數目,居然是多於日本,所以台灣的風化案問題確實嚴重。
kennyTW 2021-03-27 02:06:48
其實如果你在基層待過或是看過社會角落,越大的都市人口越密集、經濟越懸殊,這種事情真的很多
冬甩個老豆 2021-03-27 02:25:44
記得之前睇《我們與惡的距離》,賈靜雯有講過一句:「我們Daily新聞,是要做給一般的觀眾,一般觀眾只有7歲的智商,只有國中的程度。」

就算記者或者編輯知道真相,新聞內容都要迎合番受眾,絕大部分人都係鍾意睇煽情嘅新聞。台灣咁多媒體(唔睇呢個po都唔知有幾百間),唔譁眾取寵好難攞到收視率/點擊率。

https://youtu.be/cIVnwuJoP6M
樓主得閒聽下呢首歌,好反映現實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