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民主黨﹑公民黨﹑工黨協商合併
昨日文章貼出後,有網友驚呼:又要建大台?又有網友擔心,重新整合組織,港共即會把頭頭都抓起來。這可能是一部份人的共同心病,我當然不同意。
國安法雖然凶狠,但只要不觸碰港獨﹑勾結外國勢力,諸如此類,香港應該還有結社自由,即使中共肆恴打壓,也還有周旋的餘地。
面對國安法,什麼都不敢做,那就大家散伙好了,就坐等中共來收拾我們。
一說到建大台,有人就視為洪水猛獸,建大台有什麼可怕?問題不是有沒有大台,問題是大台怎麼建,建了大台訂什麼規則,有什麼作用,有什麼負面影響,大家都討論清楚,都有共識了,那大台只會對長期抗爭有利。
反送中運動至今,民主派政黨已經嚴重邊緣化,立法會總辭之後,有人退出,有人回歸本行,氣勢日衰,意志日散,長此以往,中共都不必動手了,我們自己先倒下。
當前失敗主義情緒蔓延,大家都找不到方向,失去主心骨,沒有長遠規劃,沒有組織動員,見步行步,各行其是,諸如此類,都是死癥。
反觀中共,「乘勝追擊」,一步步進逼,人大修改選舉法,要圍堵民主派,掌控全局。中共高層拍板,謀定而動,民主派卻一盤散沙,毫無作為,這樣下去,還談什麼抗爭,還爭什麼民主?
民主派骨幹應該有一點自信,不能被運動中的部份激進派綁架,一說到大台就大驚失色,一說到領導就有犯罪感。那些拒絕大台的人,就讓他們拒絕好了,你把大台建起來,如果能凝聚民意,團結手足,能有戰爭力,那些懷疑大台的人,慢慢會解除疑慮來參加。先不要管別人怎麼說,先關心自己要怎麼做。
我認為,現在是研究民主黨﹑公民黨和工黨合併的時候了。三個黨大方向基本一致,策略也沒有大分別,只是各自傳統和專業上有不同而已。形勢有利的時候,街頭抗爭,各自為政沒什麼不好,形勢惡劣時,就要互相取暖,壯大聲勢,統一行動,長遠規劃,這些都是各自為政難以辦到的。
三黨有聯合的基礎,只欠溝通協調。首先要放下本位主義的思想,要從大局出發,從長遠出發,其次找到共同綱領,商量組織架構,先把架子搭起來,慢慢再作調整充實。三黨聯合後,再吸引更多名不見經傳的小黨,形成一個全港性的包容不同專業人士和普通市民的大黨,那樣才有堅持長期鬥爭的本錢。
建一個大黨沒什麼不好,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吸收和凝聚民意。大台在上,民意在下,上下要有溝通渠道,要有一定的機制去理清普通市民的訴求,反映到上層去作決策。大台不可怕,可怕的只是缺乏上下溝通的機制。上下溝通制度化,大台做的決策,都從基層來,那樣大台只是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大台的權力不是大台自己的,是基層民眾賦予的。
民主黨公民黨和工黨,都有富於鬥爭經驗的前輩,他們可以扮演顧問角色,有的可以做研究,有的可以協助監督工作,繼續發揮作用。正面戰場上,以中青年為主,從中物色和培養具堅強鬥爭意志,有學識和組織能力﹑又善於溝通的人才,形成領導核心。黃之鋒﹑周庭﹑梁天琦這些年輕精英,都應該盡可能吸收進來,讓他們成為抗爭的骨幹力量。
最要緊是機制,建立一套機制防止獨裁,防止脫離民眾,防止盲動和投降,建立一套機制有效監督領導層。一定有學者研究東歐台灣南韓民主運動的成功和失敗經驗,請他們多多分享,從中找到共識。
只要不打算宣告香港民主運動失敗了,從此乖乖做一個順民,那就要研究路怎樣走下去。從佔中算起,香港人抗爭才幾年時間,離成功路還很長,不應蹉跎下去。
建大台不好,還有其他辦法嗎?能有效凝聚民眾的力量嗎?能作長遠打算嗎?我希望那些反對建大台的人提出自己的看法,有什麼更好的辦法把運動持續下去。一天到晚反對,自己又提不出可行的意見,沒有建設性,只有破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