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暴go
2020-12-15 20:13:36
同意鄭立呢個講法
其實就算罷用中國的貨, 也不需要做到 100% 罷用的, 這不太實際也不現實, 畢竟世界經濟串通, 每件商品都全球分工, 你的錢怎樣都會流到你不喜歡的人手上.
但我覺得, 如果有另外的選擇, 優先使用其他選擇, 特別是本地的服務與商品. 真的沒有其他選擇時才用是可以的. 特別是只因為差幾十元的價錢的話, 這就是有選擇的. 比方說, 你想吃熊貓肉, 那沒辦法, 所有熊貓都一定是一定中國貨, 在吃熊貓肉這種場合下, 用中國貨是不可避免就不需要怪罪. 當然我知道很多人都反對吃熊貓肉. 那是另一個問題.
你還是可以淘寶, 但是你應該先考慮本港或臺灣同類的產品, 而不要看也不看本地的產品就立即淘, 你可以照去中國旅遊, 但可以的話你可以先看看臺灣. 這不需要很硬性, 只要有一個傾向即可.
有些人主張你用 iPhone 也是在用中國貨. 但我們應該這樣看, 你想杯葛中國貨, 的確 iPhone 也是中國生產的, 但利潤的比例, 你買一個 iPhone, 他們取得的利潤比例是低過你買一部小米, 低端的代工和高端的整個產品包裝還是有差的.
把利潤給中國基層的勞工, 是沒有問題的. 因為這也只是消耗的成本. 而讓那些權貴拿不到利潤, 他們才會感到壓力. 一套港產片與合拍片, 可以優先選擇看港產片. 餘此類推. 這與其說是一刀切, 不如說是優先程度的問題. 你不需要對中國的勞工有任何敵意, 你只要令中國的投資者和商人的利潤跑到別處就行... 這意味著, 支持提升中國勞工的薪資, 實際上也是減少他們的利潤.
遊行不會令北京政府頭痛, 但是消費習慣改變和喪失消費市場會. 如果你想對他們施壓, 讓他們善待像劉曉波這樣的人, 就要改變你的消費習慣. 這是每人都能做到而且沒任何法律疑慮的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