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設計公司「Honest Design」早前分享一個特色單位翻新,位於大埔太和邨亨和樓,面積約300呎,一家五口同住。屋主表示除了要有廁所、廚房之外,亦希望有4個獨立房間,故設計師用盡每一吋空間,將單位改造成「4房1廳」。

房間一分二 分兩個通道出入
由於屋主希望子女能有獨立空間,又不想他們睡「碌架房」,設計師在近大門位置間出房間,並利用白色「雙趟門」設計,將空間一分為二,設兩個入口,一個以樓梯上落,另一個則以床尾位置出入,變成兩個「獨立睡房」,
將趟門拉到左邊:會見到連接「上層房」的黑色小樓梯;
當趟門拉到右邊:可從床尾進入「下層房」。
房間格局與膠囊旅館相似,惟設計師澄清靈感來源並非來自膠囊旅館,「個單位要住咁多人,就要搵方法去解決」。他續指,「雙趟門」可讓他們於自己的獨立通道出入,將空間分間為上下兩層,各自可擁有私人空間。雖然房間如同膠囊旅館般大小,但有獨立燈光,不會影響對方,
「仔女見到自己細小的房間,也明白空間有限,能有一個獨立空間已心滿意足。」
設計師除了在子女房的下層床作地台設計,又在大門的另一側設置黑色儲物櫃,作為單位的主要儲物空間。而子女房的後方,則單位的第三間房,為家中長者的睡房,房門對出是客廳。
第一、二房間︰



第三間房︰

第四間房:

客廳:靠燈飾改善採光不足
由於單位面積有限,設計師指沒有特別將客飯廳作區間,在客廳位置增加一面灰色鏡面特色牆,藉此增加空間感,為原本以單一白色牆為主的客廳注入型格感覺。由於客飯廳屬「黑廳」設計,採光度不足,故透過假天花燈槽照亮整個空間,確保光線柔和之餘,又可增加樓底空間感。

浴室乾濕分離 淋浴不怕弄濕坐廁
設計師表示,一般公屋單位浴室空間有限,難以做到乾濕分離,導致沖涼淋浴時往往弄濕坐廁,今次設計師拆走原本的牆身再重建,「偷」更多位加大廁所空間,將淋浴位置與馬桶分隔開。
公屋單位原裝修都是採用明喉,屋主略縑不夠美觀,希望可以遮蓋喚位。設計師指,單位廁所及廚房牆身之間有不少貫穿上下層的明喉,需要重新規劃水喉路徑,最後做到私樓的效果,屋主非常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