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人得0.3名牙醫 擴展公營牙科欠配套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一般工業化國家的牙醫與人口比例為每一千人有0.5名牙醫,2016年經合組織(OECD)中至少20個成員國相關執業牙醫比例亦超過0.5:1000。日前當局回覆立法會議員提問時指,本港截至2019年五月底全港僅有2,342名本地註冊牙醫,即約每一千人約有0.3名牙醫,人手比例落後國際水平,亦低於日、韓等與本港經濟水準相若的地區。
政府公布《醫療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報告,顯示牙醫人手在中長期普遍出現短缺,據其最佳推算,至2030年將有127名牙醫短缺,該推算計及醫療系統、社福和教育界別,以及基層、第二層和第三層護理服務的需求,以及政府已規劃的服務和發展,包括長者牙科外展服務計劃、關愛基金的長者牙科服務資助項目及智障人士牙科服務先導計劃。
由此可見,在政府現有計劃下已出現人手短缺,未來牙科服務有機會不勝負荷。另一方面,隨着本港人口增長、老化及市民的牙科保健意識有所提高,整體牙科服務需求與日俱增,在穩定服務供應及提升醫療水平上,需確保本地有充足牙醫人手。上述政府資助項目始終只是小修小補,受惠人數亦有限,而目前本港只有11間公營牙科街症診所,只提供止痛及脫牙的緊急牙科服務,「01觀點」早已指出因其地區分布、服務時段、輪候時間等,市民需轉至收費較高昂的私家診所,隨時因經濟困難而得不到合適的治理,未來政府應平衡公私營市場,盡快完善及擴充公營牙科服務,故本地牙醫人手需求應較報告預算的更為緊張,有需要盡早作規劃。
牙醫事業與生活易平衡
雖然牙醫看似中性職業,但近年似乎愈來愈受女生歡迎。劉漪湉指,她入讀前一屆,學生男女比例大約為6:4,而她那屆男女比例則對調為4:6,她認為牙科是女生近年喜愛的學科,因女生將來或有自己家庭,而當牙醫則較能在事業與生活之間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