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曼聯飾演時代的寵兒 利物浦掀起數據足球革命
論場外營運,利物浦上季(2018/19年)的營業額已經升至5.33億英鎊,論商業開發他們與曼城叮噹馬頭,而且近三季均能實現純利。只要他們在英超穩佔爭標行列,在歐聯年年殺入八強,甚至可以在不久的未來超越曼聯(6.27億鎊)。
不過,因為疫情,利物浦要實現這個目標,存在不少變數。99年奪取三冠王的曼聯,營業額是1.11億鎊。根據德勤的統計,當時營業額排在英超第二的紐卡素,收入是4920萬鎊,連曼聯的一半都達不到。曼聯取得首屆英超聯賽冠軍(1992/93年),在英超開拓海外轉播事業上搶了頭啖湯,優先累積了一大群海外球迷(球會電視頻道、紀念品銷售和球迷活動),故此能大幅度拋離對手。利物浦要擴大球迷基礎並不難,但要形成舊日曼聯財政上的壟斷格局似乎不大可能。畢竟,九十年代曼聯與對手的差距太大。
但有一點成功條件,是過去曼聯欠缺,而利物浦獨有,就是奉行美式運動的數據使用和分析。前文所謂可持續性,就是一套行之有效、能有效避險的機制,在足球泡沫化的年代,利物浦要持續其霸業,離不開數據科學的探索。近十年來,數據分析(data analysis)在英式足球大行其道,但是利用數據科學(data science)建立數學模型,訂立指標,協助球隊選帥、買人、分析戰術成效、測量球員表現、改善球員的臨場決定。凡此種種,利物浦走得更遠。
舉個例子,利物浦的研究總監(Director of Research)Ian Graham帶領團隊,制訂一項名為goal probability added的新指標,檢視球員在場上的動作如何增加入球機率。團隊既會擬定公式,又會從每個球員在球場上的每一次觸球、場上活動位置,以及之後發生的事,收集數據,影格比率為每秒鐘 25 個畫面。要搜集數據,團隊會使用光學追蹤,這技術本來用於軍事上追蹤導彈。過去有論者謂,足球場上的表現無法與科技和數據去解釋。二十年前數據科學仍有許多技術侷限,今天利物浦之成功,就是不斷探索和普及數據科學,減少場內場外的各種決定風險,並用成績證明該些論者的說法有誤。
最後就是客觀環境,也是變數最多的一項。未來數年,利物浦可能因應脫歐後重用本土青訓的趨勢、擢升陣中新人(艾利洛、居迪斯鍾斯),但提升戰略優勢仍需要引援。Big 6固然要面對換血或重新整合陣容的挑戰,如果利物浦要鞏固長期霸業,就要從今季歐聯出局中汲取教訓,在中前場方面引援、補充「三叉戟」的戰力。但是,疫情為球市帶來的影響巨大,加上陣中數名主力仍在談論續約,將會限礙在轉會市場上的投資。在這一環,利物浦遇到的波折,比起九十年代的曼聯多。
從主觀因素看,利物浦是具備建立壟斷優勢的條件。
FSG對球會未來的野心,是王朝再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