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數月,社交平台包括facebook等充斥炒股群組宣傳及洗版,事緣有騙徒藉肺炎疫情大舉向賦閒在家的股民埋手,透過「四部曲」出擊,包括先透過炒股app如富途牛牛、facebook炒股群組留言接觸散戶,再推介大價股博取信任及先嘗甜頭,其後推薦細價股,聲言會大升幾成甚至一倍,當股民貪心誤信買入後,股價便快速大跌八至九成。
記者曾進入一個受害者群組,發現「苦主」遍及中港台三地,損失金額少則數萬元,有股民更損手過百萬元。有股民曾往警署報案,卻不獲受理。輸掉廿年積蓄的太太向《蘋果》苦訴指:「蝕咗50幾萬,我都唔敢同家人講,而家每日返兩份工!」
騙徒的行騙手法大同小異,通常透過四個步驟。記者曾致電各群組負責人電話,全部都稱沒有用戶登記,記者亦曾以不同方法「誠邀」騙徒現身,但她們都以疫情下拒絕出來。
第一步,邀請受害者進入WhatsApp或Telegram群組,再以噓寒問暖等關心手法,獲取股民信任,例如花數天關心你家庭近況及傾訴心事,再以財務分析原因,獲取受害人的股票資產資料,「通常見到你有一定資金先至花時間氹你!」受害人如是說。但記者接觸不同人士後,發現騙徒已降低行騙門檻,數萬元也會落手。
第二步,推介大價股或部份較穩陣的股票,例如阿里健康(241)、利福國際(1212)等等,波幅多數只是數個百分點。
當受害者誤信騙徒「有料」後,便進入第三步派貨階段,騙徒與「莊家」早於推介前已事先在低位儲貨、再聯手炒起將會推介細價股,再催促受害者高位買貨,當買入後,騙徒會要求對方將買賣股票紀錄截圖交予他,以便向高位出貨的「莊家」收取佣金。
第四步,騙徒一般於上午派貨,下午散水。於上午叫散戶盡快入貨後,股價於下午開市便會高位大跌70%至90%,部份騙徒會即「潛水」,於通訊軟件封鎖一眾苦主,人間蒸發,但亦有騙徒繼續在群組內推介其他細價股,記者上周五就目擊另一隻細價股途屹控股(1701)在高位最多插水逾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