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說作參考係ok的
始終係兩個不同的技術, 心跳帶直接量度, 而錶係透過血液反射
你可睇下d文章
https://runrun.com.hk/%E3%80%90%E9%81%8B%E5%8B%95%E6%89%8B%E9%8C%B6%E3%80%91%E5%85%89%E5%AD%B8%E5%BF%83%E7%8E%87%E6%9C%89%E5%B9%BE%E6%BA%96/
真實準確性?
光學手錶的準確性一直受到爭議,影響因素包括有佩戴的鬆緊、手腕脂肪厚度、擺手導致手錶移位、皮膚顏色和周圍光線的干擾等。
直至早前,有學者於著名《英國運動醫學期刊》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找來50位19至43歲有固定運動習慣的跑手,分別戴上傳統心率胸帶 (Polar),和6隻最新不同品牌的運動手錶 (包括港人熟悉的 Fitbit, Tomtom, Mio 和 Microsoft) 同時來作比較。參加者分別需要在跑步機上步行、跑步和靜止休息。結果發現六款手錶的數據皆與傳統胸帶相近,誤差介乎 3.3%-6.2%,屬合理水平。
所以運動手錶就一定準?
根據上述研究,新款的光學手錶除了能帶來便利外,技術上似乎亦能提供一定的準確性! 但在應用研究結果時,仍有數個要點需要留意:
研究參加者都是嚴格依照生產商的指引來佩戴手錶才得出準確心率數據。一般而言,手錶不應扣得太鬆,錶背的感應面應貼近皮膚,以減少擺臂時手錶的移位。
上述提及的研究對象為較年輕的恒常跑手。手錶的準確性是否也適用於其他運動 (如球類/HIIT) 、其他人士 (如中老年人/肥胖體型)和實驗室以外環境,還需更多研究去證實。
最後必須強調的一點: 數據再準確也只宜作參考,每個人每天的狀態皆不同,最重要還是配合自己的真實感覺去調整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