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界原種
2019-11-08 01:53:53
若根據的是「我聽說東京腔是一種方言, 我聽說關西腔是一種方言,
我聽說蝦夷方言是一種方言, 我不清楚他們之間能否溝通, 但我肯定
他們都是日文的方言」這種說法的話, 那最基本的, 就是最後一句是
不成立的, 那只是別人告訴你他們是日文的方言, 而到底是不是方言
卻不知道. 那意味著, 那單單表示「你相信這個理論」, 卻不等於這
個理論是成立的. 那就自然不能根據這點去作出推論. 因為這是完全
主觀, 而且不合邏輯的.
在政治上, 粵語和吳語被視為「方言」. 在語言學上, 方言和語言的
分別在於「能否互相溝通」, 如果兩個人說話, 互相不能溝通, 他們
就是在用兩種語言, 如果兩個人說話, 互相雖然說的方式不同但可以
溝通, 才能算作「同一語言的兩種方言」, 因此你直接用方言就當成
事實, 是根據政治性的還是語言學上的原因? 如果是語言學上的原因
, 那麼就是違反了定義, 因為粵語並非「另一種語言的方言」, 如果
你根據的是政治上的原因, 這不應該是這個討論應該引用的原因, 說
得簡單一點, 政治原因即指鹿為馬. 指鹿為馬是非科學的.
到底東京腔是一種方言, 一種腔調, 還是一種語言, 我們不清楚. 日
文是一種文字, 並非一種語言, 這卻是被公認的, 文字是文字, 語言
是語言, 雖然大多數人都搞不清楚, 但是如果我們要認真討論文字和
語言的問題, 這兩個概念就必須要分開.
你說「英文分英式, 澳式, 美式, 單字和語法有不同, 你能推論出英
文不是一種語言」嗎? 那麼, 我用最簡單的方法解釋錯誤在哪:
英文是文字.
英語是語言.
英語不是文字.
英文不是語言.
兩詞我們經常會用錯, 混用, 但要認真討論的時候, 特別是你想用這
個作為立論的時候, 就不能搞錯. 英文是一種文字, 英文在寫英語是
很方便, 但英文不一定拿來寫英語.
另外, 以上還有一個更嚴重的問題, 就是不合邏輯.
第一, 現在談的是文字是否統一, 並非「中文是否一種文字」, 文字
不統一, 邏輯上無法導致「中文並非文字」的結論, 這樣的話, 自然
跳到「英語是否一種語言」, 是根據甚麼? 你最多只能說, 英文也不
統一, 卻絕對拉不上「英文不是一種文字」, 更奇怪的是拉上了「英
語是否一種語言」.
也就是說, 你那問句, 本質上就像「烏龜吃了狗, 你能推論出貓不是
芒果嗎? 」一樣, 那是將幾件無關的事拉在一起, 然後再直接反問一
個完全沒有關係的另一件事情.
機界原種
2019-11-08 09:26:56
沒有統一.
港版的壹週刊看起來也許比較多語體文, 但你可以去連登討論區
看看香港的討論區, 結果就是一大堆可能你一輩子都沒看過, 或
者看過也沒用過, 甚至根本不知道意思的漢字.
漢字是有共同的語體文, 現代語體文, 或者過去的文言文. 過去
的文言文去到韓國, 越南, 日本也通用, 也沒有避免到大家因此
而打仗.
所以「因為統一文字可以令思想拉近一些」這只是一種估計, 而
且沒甚麼證明統一文字能令思想拉近.
第一, 沒有統一和「不曾統一」並不相同.
否則, 基本上在歐洲曾統一為拉丁文, 在中世紀的時代, 歐洲的共通
文字就是拉丁文, 而各國的字母和詞語, 從拉丁文衍生出來的都是可
考究的, 羅馬的 Imperium 一詞, 我們今天還在用, 西班牙文則寫作
Imperiumo. 而各國用自身語言書寫的文學, 是在文藝復興時代才開
始興起, 如此說來, 如果我們把漢字算作統一, 那歐洲文字豈不也是
統一.
以法文為例, 法國在羅馬征服高盧之前是塞爾特文化, 用的並不是拉
丁字母, 而被羅馬征服之後, 則開始說拉丁文和使用拉丁字母, 而去
到中世紀中期也就是九世紀至十世紀左右, 才有可考的「法文」文獻
, 而字母和字詞很多還是從拉丁文派生出來.
如果根據上述六國曾被秦國統一, 就認為中華文字「統一」, 這樣說
的話, 為何法國不是曾被基督教文化統一, 因此歐洲文字統一? 今天
世界上用的字母, 就是根據基督教的傳達範圍而普及的. 但這個傳達
之後又會派生出新的文字, 一旦新的文字產生了就不能再說是統一,
這個標準應能同時應用於東方和西方, 我們不能同時認為, 歐洲文字
不統一, 卻又認為中華的文字是統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