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5月30日,防衛軍於香港木球會舉行百周年會操。會操布局上,香港軍團位居至中,左右分列香港皇家海軍志願後備隊、香港輔助空軍、婦女服務隊及前義勇軍。輔助空軍的4架Auster及4架Harvard軍機飛越上空,再有三架噴火式戰機進行花式表演,在觀眾頭上飛過。當日傍晚,防衛軍位於跑馬地的總部裏舉行了盛大的百周年晚會,港督及800名人士參與。另外,聖約翰座堂亦舉行了展覽,展出大量相片及物品。展覽有一張1926年的褪色相片,顯示多年為華人爭取權益的羅文錦爵士時為防衛軍裝甲車連隊士兵的模樣,別具意義。

圖:1954年5月30日,皇家香港防衛軍於香港木球場舉行百周年會操。(相片來源:海防博物館)

圖:1954年3月27至28日,香港軍團首次為港督府提供衛隊。(相片來源:
Gwulo.com)
發現二戰軍旗 大會堂設紀念花園神龕
1958年,防衛軍於掃桿埔運動場舉行周年檢閱,最特別的是72位二戰防衛軍持着1956年發現的二戰軍旗殘餘部份參與。時任港督柏立基致辭時提到防衛軍邁向十周年,軍旗軍官又是二戰防衛軍成員,寄語繼往開來,另外提到:
「我們常聽到自恃聰明的人士嘲笑傳統。他們認為:如果被傳統所束縛,就表示缺乏幻想和缺乏是事業精神。他們又暗示:假如我們遭受由傳統所產生的情感所影響,就會被引入歧途。在今日這個時代,有許多人憤世嫉俗,自鳴孤高;其實這是一種逃避現實的主義,假如我們對牠屈服,就有喪失人類情感和道德要素的危險。」
1961年3月2日,現代主義包浩斯建築風格的香港大會堂落成啟用。同年8月30日重光紀念日,柏立基主持大會堂紀念花園裏的神龕開幕儀式。紀念花園設兩道具義勇軍雙龍軍徽的紀念門閘,神龕內有名冊記錄887位為港犧牲的本地軍民。香港義勇軍紀念基金委員會主席羅理基醫生致詞:
「本港下一代之市民及來港訪問之人士進入神龕及看到名冊上名字時,將會自勉:彼等乃真正效忠本港之兒女,於離開神龕時,亦會謹記鐫在神龕上羅拔布祿之名句:彼等曾飽經細故,亦曾聆聽音樂,既曾在睡眠中,亦曾清醒,且受吾人所深愛,今雖逝,猶使吾人獲交而引以自傲。」

圖:1958年3月31日,華僑日報報道。

圖:1962年8月31日,華僑日報報道。
隨着《兵役條例》取消,防衛軍邁向轉型
1961年,《兵役條例》取消,防衛軍恢復志願性質,同時進行改組。防衛軍總部解散,屬下部隊逐漸獨立運作。香港軍團的角色亦被改為偵察部隊,並擔任更多內部安全工作,包括後來參與鎮壓雙十暴動及六七暴動。原有的3個步兵連隊被改組成1個訓練連隊,為各個新建的偵察中隊提供突擊步兵排隊。軍團亦是這個時候開始大規模使用Land Rover越野車。1963年,香港軍團獲發6輛雪豹巡邏車(Ferret Scout Car),並建立了4個偵察中隊。1964年,香港軍團大概完成轉型。
防衛軍成員方面,華人的參加亦逐漸成為主流。1953年,防衛軍共有1521人,華人佔45%,葡萄牙人佔23%,印巴裔合計亦佔4.3%。往後的日子,華人的比例持續不斷上升。1953年的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加冕典禮中,防衛軍派出14名代表乘飛機遠赴倫敦出席,行程歷時一個月。14名代表中,只有3人是歐藉,其餘皆是華人。這與防衛軍在1937年佐治六世加冕典禮派出2位歐藉代表,情況相距甚遠,足以側寫轉變。
另一樣公眾熟知的轉變,就是1967年開始採用了雪白色的禮服No.3 Dress,於女王壽辰巡遊首次公開亮相。可是,暗藍色的禮服No.1 Dress並沒有退役,而是逐漸被改為港督、港督副官以及高級軍官使用。

圖:1972年,皇家香港軍團在彌敦道參與女王壽辰巡遊,可見雪豹巡邏車及燕尾式軍旗(Guidon)。
參考資料:
Bruce, Phillip. Second to None: the Story of the Hong Kong Volunteers.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Gao, Tianqiang. Serving Hong Kong: the Hong Kong Volunteers. Hong Kong: Hong Kong Museum of Coastal Defence, 2004.
Hayes, James. “ A SHORT HISTORY OF MILITARY VOLUNTEERS IN HONG KONG.”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11 (1971): 151–71.
https://www.jstor.org/stable/2388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