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篇係一篇象牙塔角度睇野既文 冇乜實質建議
早幾日努力寫完 本來冇諗住掉出去 想圍内俾d friend睇完打吓牙交就算 (所以用左半書面語寫 同埋好撚長)
但睇住成個紛圍轉變 又覺得你地開始有d "overburnt" 加上今日既失敗
我覺得掉篇野上黎 又有人pick up倒d野既 都可能係件好事
我講既野唔係乜original既野 都只係拾吓人牙慧 連書包都成日拋錯
如果好憎人中英夾雜既 講聲唔好意思先 我寫慣英文 中文好多年冇掂
係上黎9up先用
篇野去到6.21 預左唔啱聽既都入黎屌兩句
\\\
想寫一點關於6.9以後,一連幾天夢到的事的想法。先在此感謝曾經走到街上的,以及付出了生命的所有人。
關於《逃犯條例》的爭議,無須多說。一點是留意到一些在西方體制下生活的人對條例認知流於表面。如打算向外國人解釋修例,請先熟讀草案,並清晰告知對方此乃政治問題 而非法律。議題核心從來都是政治;草案條文看似很正常,但反對聲音從來都是以基於對中國共產黨 (下稱CCP) 的不信任而來。如對身邊的人進行解說,請記着這個骨子裡的原 (解説跟遊説不同;如想遊説,那得用上別的切入點 eg. 經濟)。
6.9夜𥚃 政府的聲明無視了以103萬人在基拙的群眾表態。這以後一個自然問題是:政府何以此強硬態度作回應呢?若非如此"囂張", 可能就不會引發諸如6.12般強烈反彈。在民眾聲勢浩大下,作這種回應,怎麼想也是不智。一説法是,CCP強推,林鄭只是服從絕對命令;一説是林鄭自把自為;另一説是特務論。以上任何説法都完全是無從稽考,但各有其narrative上的影響。如前者places blame on CCP;中間的places blame on 林鄭;後者把林鄭視作苦肉計英雄。無論有否根據,都會有影響人們disposition的可能性。建議"陰謀論 勿認真",笑笑便算。After all,我們掌握的資訊太少。但某些分析倒是可以想想:林鄭的強硬導致台灣政治形勢的逆轉。這不只對台灣 (regional level),甚至對在貿易戰中的雙方 (global level) 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在我看來,這説明了重要的一點,但不是本文重點。
香港社會心態
寫這篇其實不是想説政治 (in a narrow sense),而是想説説近幾年的一些觀察。中國殖民、資源不均、文化侵略等就不提了。不只因爲they are obvious;它們是一種表徵,是context based,是contingent causes。我感興趣的,是香港社會的本質。隨著事件升溫,開始有多種對運動的反和迷思。當中有人提出對運動缺乏精神領袖一事的疑慮。這讓我想起20世紀初,俄國革命的情況。
當時,俄國社會主義者於農民及工人階級到處散播革命情緒。雖同為socialist,但對於群眾運動的方向及如何執行,卻有多個不同的分歧。那時候,Bolshevism 和 Menshevism為兩大主要派系。Mensheviks 的看法是,並非所有工人皆適合,或願意加入主張革命的政治組織,以該架構從事革命活動。他們認為,只要工人有階級意識,各以自己的方式響應抗爭便可。可是,這段歷史卻是以Bolshevism的勝利作結,何解呢?Bolsheviks 主張革命活動需由少數"職業革命家"主導,群眾的作用極其量是充作工具,由革命家所利用,以達更大目的。在他們眼裏,民眾是愚昩無知的,需要一群精英帶領,像羊群需要牧者一樣。Bolsheviks 的作法很快得到了民眾的支持。在俄國人眼中,這種作法非常符合俄國一貫傳統。即使是在當時的democratic socialists 中,也不乏這主張的人。自19世紀,西方列強相繼進入工業革命黃金時期,沙皇俄國卻依然以生產力低下的落後農業自居。競爭力低下導致國內農民貧困。但即便如此,當時農民並沒有想到要推翻沙皇室 (雖然暴力事件頻生)。因為他們依然對皇室抱持希望,覺得皇室會幫他們從地主手中把屬於農民的土地歸還 (亦因此,Lenin當時的一項顧慮,便是民眾會因一點經濟上的得益而忘記初衷)。對讀過些許歷史的各位而言,這是否有點似曾相識?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