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許偉恒
中學教師、《六四十問》作者
現代戰爭理論大師李德哈特(Basil H. Liddell Hart)提出了著名的間接路線戰爭理論。他認為間接戰略比直接路線更為有效,更能取得決定性的戰果。
所謂直接路線,就是事先張揚自己的目標和行動,但這樣只會令到敵人能盡早預備如何防禦抵抗,幾乎可以注定失敗告終。李德哈特研究了歷史上280多場戰役,發現只得6場是用直接路線而能獲取決定性戰果。因此李德哈特提醒我們:(一)當對方有備時,慎勿傾全力作孤注一擲的進攻;(二)失敗後勿用同一路線或形式再發動攻擊。不斷以同一方式向敵人作出進攻,行動上固然勇武,但卻不易達到目的。正如我們捉軍棋時,斷不會明知對方在左右上角放上司令和軍長,仍不斷派上旅長和師長前去送死。孫子兵法云:「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陣,此治變者也。」向堂堂之陣作出正面進攻,只會使大量手足被擒甚至犧牲,亦難以達到目的。
李德哈特這樣概括間接路線理論:「戰略學告訴我們最重要的,就是一方面經常保持著一個目標,而另一方面在追求目標時,卻應該適應環境,隨時改變路線。」李德哈特歸納出幾條戰略原則:
1. 心中經常保持目標,而計劃則適應環境
2. 選擇期待最低的路線和方向
3. 利用抵抗最小的路線
4. 採取能同時到達幾個目標的作戰線
5. 計劃和部署都必須有彈性而能適應環境
這些原則與孫子兵法中「兵之勝,避實而擊虛」及「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的思想暗合;難怪李德哈特這樣推崇孫子兵法。
孫子並不主張攻城,這正是盡量避免使用直接路線的好例子:「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在孫子眼中,攻城從來都是下下之策(現代城巿普遍沒有城牆,因此現代戰爭多以佔領城巿重要建築物作為新式攻城戰,藉此癱瘓敵軍運作)。但若使用間接路線,攻城或佔領建築物仍然是可能的。
若要在攻城戰中實踐間接路線,我們可以有這樣一系列的戰略構想:
1. 若我們希望佔領A城,就不要按事先張揚的計劃直接行事,而應「出其所必趨,趨其所不意」。為何不趁著敵方士兵仍未集結或城門仍未關閉之時作出奇襲?這樣既能達到目的,亦可減少傷亡。這正是第二點間接路線原則:選擇期待最低的路線和方向,亦是孫子兵法的精髓:「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2. 若我們希望攻佔A城,但卻發現A已部署大量士兵,我們可以仍然集結大量人馬圍困A以牽制敵軍,但同時派出小隊奇襲B城和C城(這些城市當然應於軍事或經濟上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這正是第四點間接路線原則:採取能同時到達幾個目標的作戰線。
3. 若我們能成功佔領B和C,可以的話當然立即派出援軍盡量固守,但若敵人大舉圍攻,我們可以選擇棄守以免作出無謂的犧牲,並在往後日子再作另一波快閃佔領。這樣既能大挫敵軍士氣,亦能使敵軍疲於奔命。這正是第五點間接路線原則:計劃和部署都必須有彈性而能適應環境。
4. 當我們能擴展多個目標的作戰線,A城的守衛可能會有所鬆懈,或已調派其他城市作戰。我們這時可倒過頭來大舉攻佔A,這樣正是運用戰略削弱A的抵抗力,與第二和三點間接戰略原則吻合。
以上提議當然只是紙上談兵,純粹希望透過實際個案解釋什麼是間接路線原則。戰場形勢瞬息萬變,任何方略必須保持彈性,絕不能一成不變。
最後必須重申李德哈特的第一點間接路線原則:心中經常保持目標,而計劃則適應環境。李德哈特其實是在提醒我們清楚區分目標和手段:目標就是我們的行動綱領和訴求(如推翻暴政、癱痪敵軍日常運作),攻城和勇武從來只是手段(因此他並不同意克勞塞維茲將「勇」列為軍事天才第一位的說法)。在戰略領域中盡量鬥智不鬥力,這個原則是絕對不錯的。與此相反,歷史上無數軍事狂人在發動侵略戰爭時,往往不自覺地將手段變成目的,為佔領而佔領;這很多時便是帝國大幅潰敗的開始。
P.S. 李德哈特認為間接路線理論不單能應用於戰場上,更能廣泛地應用於職場甚至男女關係之上。讀者可自行領略和應用。
Source: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64998
香港獨立媒體
各位巴絲自行參透
利伸:發夢學術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