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resource01.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365000/2368143/3250e66c-3e3d-4b53-9001-1cd06495c1fd_1024.jpg)
愛食醉蟹或韓式醬油蟹的朋友留意!近日有中年女士誤吃受感染醃蟹後食物中毒,出現嘔吐及嚴重發燒,繼而因內臟功能惡化險死。食物安全中心提醒蟹體內多含有細菌及寄生蟲,以酒或辣椒醃製亦無法殺菌,呼籲市民切勿生食,其中多種醉蟹及韓式醬油蟹更是高危,不得不防!
醃蟹發臭仍生食 中年女入ICU險死
據內地媒體《浙江新聞》指事發於5月24日,浙江一名50歲姓賴女子將醃製蟹存放於雪櫃一段時間,丈夫發現已輕微發臭,惟事主未聽丈夫勸告,為免浪費而堅持照食。事主其後不斷屙嘔、出冷汗及神智不清。醫生經檢查後,發現她嚴重發燒至攝氏40.5度,立即安排入住ICU(深切治療部)接受治療。
事主入住醫院後情況急速惡化,半日內依然是無尿狀態,檢查後發現她的肝臟、心肌功能進一步衰弱,並且已造成多重器官衰竭,需依靠藥物配合插喉維持生命。
感染副溶血性弧菌 嚴重可致命
醫院ICU病房主任董縐縐指出,海產如經長時間醃製有機會變壞,進食前如未經徹底煮熟,當中滋生的副溶血性弧菌就有機會引起食物中毒。董主任續指,一般在進食含菌海鮮後約10小時左右就會出現病徵,包括上腹部絞痛、腹瀉、嘔吐等,嚴重者更會出現大便帶黏液甚至帶血情況。大部分病人會在病發後2至3天康復,惟如果病人本身肝功能不佳,缺乏免疫力之下有機會因而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本港多宗食生蟹中毒個案
於2015年5月,共有6名年齡介乎4至60歲市民就因進食醃製生蟹,引致食物中毒而出現腹痛、嘔吐、腹瀉和發燒徵狀。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提醒市民,進食生或半生不熟的蟹會增加患上食源性疾病風險,蟹體內存在的細菌種類則因蟹生長地區而異。例如:
不同蟹種各有惡菌
淡水蟹:衞氏並殖吸蟲(又稱肺吸蟲)
肺吸蟲有機會從腸道進入肺部,引致肺吸蟲病。患者初期會出現腹瀉和腹痛,幾日後可能會發燒、胸痛、昏眩,有時會咳血。有時肺吸蟲會侵入腦部,可出現腦膜炎症狀。感染肺吸蟲後,症狀一般會在數周出現,病情可持續多年。
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淡水和鹹淡水域的蟹:霍亂弧菌
進食或飲用受霍亂弧菌污染的食物或食水可令人感染霍亂,患者的排泄物更是主要的污染途徑之一。霍亂是一種急性腸胃病,潛伏期由數小時至五天不等,症狀包括嚴重的腹瀉和嘔吐,患者可能會脫水。
生長在河口和近岸水域的蟹:副溶血性弧菌
常見症狀包括腹瀉、嘔吐、輕微發燒及腹痛,通常於進食受污染的食物後一至兩天內出現,患者通常可於數天內康復。嚴重症狀並不常見,但較常出現於幼童、長者和免疫力較低的人身上。
辣椒酒精無助殺菌
食安中心提醒市民,以酒、醋、豉油、蒜頭或辣椒醃製生蟹都無法消滅上述種種細菌及寄生蟲。唯一安全做法是將蟹徹底煮熟後再進食。中心亦呼籲市民避免進食生或半生不熟的蟹,例如上海菜、江蘇菜和浙江菜的醉蟹和韓國菜的醬油蟹。
![](https://resource01.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365000/2368143/48226598_2443937305619958_2727364199293386752_n_60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