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替老任洗地,老任的中文化就是沒有sony好!
但像有些人認為中文化像漢化組一樣只是翻譯個文本就行了,只能說是無知。
漢化組hack rom,翻譯一下,放到網上,主要成本就是翻譯本身。
對於一個國際化公司來說,中文化的成本跟本不是什麼技術問題。 也不是什麼翻譯人員的成本問題。
主要有幾個:
1)名詞的版權審查問題,漢化組一腦補,想翻成什麼就翻成什麼,沒人管,對於全球化公司來說,有的是暗雷讓你踩,法務的後期審核的時間成本很高。
2)兩岸三地的名詞規範,這個忒難! 但說難也不難,不介意的公司,簡繁港台可以完全不一樣的名詞。 但介意的公司,努力會統一兩岸三地的名詞,這點迪士尼做得最好! 除早期作品外,所有作品的中文名稱幾乎全球一致。 迪士尼還試圖統一所有電影的中文配音,但獅子王統一配音之後,發現兩地的人都不買賬,以後的電影配音是兩岸是分開的。 比如《玩具總動員》,大陸人實在是太喜歡童自榮了。
3)要說到技術成本,主要有不同語系佔位空間不一樣的問題,但對於字母文字翻譯成中文反而問題不大,因為中文信息密度大,能放的下英文的行或按鈕,一定能放得下中文。 反之就很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