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因為去年超徵稅收,所以今年分兩度發放電子消費券,每個人可以拿到800新幣,
相當於1萬8000元新台幣。而且新加坡政府規定,發放的消費券,只適用於攤販、商店和
超市,希望藉此振興民生經濟。不過5月首度發放消費券後發現,還是有一成的商家只收
現金,不願意配合消費券政策。
新加坡政府因去年超徵稅收,決定回饋民眾,今年分兩度發放電子消費券,每人可獲得
800新幣(約1萬8000元新台幣)。這項政策規定消費券只適用於攤販、商店和超市,旨在
振興民生經濟。然而,5月首次發放後發現,仍有約一成商家僅收現金,不願配合此政策
。消費券不僅刺激了經濟,增加商店客流量,也讓民眾能購買更高品質商品,提升生活品
質,甚至被收藏家用作投資工具。
在新加坡傳統小吃店點一份現炸油條時,民眾不需急著付款,因為這一餐由政府買單。油
條店業者Audrey Chew表示,若沒有這些CDC消費券,勢必會對營收造成衝擊。新加坡政府
實施還稅於民政策,補貼民生消費支出。今年5月,全體國民都能下載官方APP登記領取
500新幣(約1萬1千台幣)的電子消費券,一半適用於小販攤位,另一半適用於超市。明
年1月還有第二波300新幣的消費券,每人總共可領取相當於約1萬8千元新台幣的補助。
CNA主播指出,CDC消費券已為經濟注入超過23億美元的資金,其中超過一半直接流向小販
與鄰里商店。消費券確實刺激了經濟,增加了商店客流量。新加坡政府預計到2025年底,
消費券使用總額將超過14億新幣,高達315億台幣。
一位遊戲卡牌收藏家表示,新加坡有很多商店在賣這類產品,而且線上也有許多社團,可
以在平台上買賣交換,這其中有一種投資的成分。消費券也被當成投資籌碼,遊戲卡牌收
藏家利用消費券在商店購買卡牌,等漲價後轉賣變現。
CNA記者表示,對年長顧客來說,這些消費券不只讓他們買得起日常用品,更能選擇更高
品質的商品,提升生活品質。然而,新加坡當地卻有將近一成的商家不願意參與消費券政
策。牛車水大廈小販協會主席Cornelius Tan認為,這些不願參與的商家多數接近退休狀
態,不喜歡改變,更習慣使用現金,不想要數位支付。消費券的應用相當多元,新加坡商
聯總會也鼓勵商家搭配促銷活動,發揮加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