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還有個想法,我希望日本首相也能來,也在天安門城樓上給他安排一個位置,當然不能在正中間,這樣就能讓日本永久承認二戰被打敗、無條件投降的事實,別再做什麼「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夢。
高志凱
蘇州大學講席教授,全球化智庫(CCG)副主任
https://www.guancha.cn/gaozhikai/2025_07_14_782816.shtml
---
筆者注意到,有網友提議,是否可邀請日本領導人出席「九三閱兵」——因為在2005年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60周年閱兵中,時任德國總理施羅德和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都出席了。中國這次如果能成功邀請日本領導人出席九三勝利日大閱兵,對日本社會樹立正確的史觀,糾正歷史錯誤是有説明的。
大家知道,二戰結束以後,與德國相比,日本對這場戰爭的態度比較消極。德國和日本對這場戰爭的反思會出現這麼大的偏差,首先是內部因素。德國內部的反省能力更好一點。日本的文化有點問題,它是「恥感文化」,就是說這個事對錯無所謂,要是被人家知道了就要了命了。用中國人的話說,就是沒有是非。雖然在1995年,時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市籠統地向亞洲人民表示過歉意,但日本在所有的正式檔裡都沒有向中國人民道過歉。日本的主流對二戰的態度還是有問題。
還有外部因素。美國對德國納粹收拾得很乾淨,但是對日本軍國主義其實是扶植的,特別是支持軍國主義的大財閥。二戰後,美國實際上是放了日本一馬的。比如說,日本天皇作為當時日本的國家元首和軍隊最高統帥,直接參與了戰爭決策,對戰爭的發動和推進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大家都知道,戰爭結束後,天皇並沒有接受審判,被絞死的是東條英機那些人。只讓這些人為戰爭負責,怎麼能夠呢?
對於網友們提出的建議,筆者是支持的,但實際操作起來有點難度。從中日關係的現狀來看,中方邀請日方領導人在九三大閱兵期間訪華存在一些不可控風險。讓日本真正糾正自己的錯誤認識,還得從內心反省入手,日本在這方面做得遠遠不夠。在日本社會整體保守化、右傾化的情況下,即便中國把日本首相請來出席「九三閱兵」儀式,那麼多大程度上能改變日本主流對二戰的看法,其實要畫個大大的問號。如果我們請日本領導人來,他回去以後又發表一些消極的言論,那對中日關係只有負面影響,沒有正面影響。
金燦榮教授
中美關係專家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47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