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社會各界再討論起「軟對抗」的問題,有意見認為「軟對抗」十分「平常」,無須過分重視,但另一方意見則表明,如果不處理、不重視「軟對抗」,一直讓事情發酵,社會遲早會再出亂象。其實,只要我們冷靜、客觀地審視過去十多年發生在香港的事情,由非法「佔中」、旺角暴動再到黑暴運動,哪一次社會動盪,不是由「軟對抗」、煽動反對特區政府開始呢?若然,社會對「軟對抗」置之不理,隨之而來的,肯定就是一場「硬對抗」。
發生在社會不同範疇,例如在經濟民生方面,網上有部分聲音,基本上就是每日「唱衰」、抹黑香港;在法治方面,部分人無視香港的安全以及秩序,但就不斷攻擊香港國安法以至香港法治體系;在政治方面,部分人則完全無視特區政府過去幾年所作的努力,而「努力地」每日在雞蛋裏挑骨頭,這種「軟對抗」風氣,也是對政府的工作凡事「說不」。
過去經驗清楚地告訴我們,「軟對抗」是發生亂象的前奏,如果不及時、適當地處理問題,可能還會有人煽動他人對抗政府甚至中央,社會不能因為自由所以對「軟對抗」問題放任不管。筆者認為,及時澄清不實言論、指控是一項工作;依法處理「軟對抗」,尤其是涉及違法煽動行為是另一項工作。同樣重要的是,面對青年、青少年、學生等,社會要繼續教導他們守法、愛國的重要,他們不少前輩,就是因為誤信了反對派政客而「違法達義」,最終破壞了社會安定,還賠上了一生前程。
#點新聞 #大公文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