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人都只喺產生商買嘢,會發生咩事?
1️⃣ 中間商(零售、批發、小店)消失
本地小店無法與低價競爭,被淘汰。
大量小商戶結業。
依靠零售生存的人失業,例如:收銀員、店員、送貨、倉務、櫃姐等。
2️⃣ 商舖無人租 → 地產冷卻
商戶無得營運,就唔會租舖位。
商舖吉舖越嚟越多,商業地產價格下跌。
有啲業主靠收租生活,收入減少。
3️⃣ 稅收減少 → 政府財政壓力
無商戶,就無利得稅。
無就業,就無薪俸稅。
政府可支配資源少咗,公共服務質素下降。
4️⃣ 經濟活動轉向外地 → 錢流走
大量消費金流流出香港(例如比淘寶、拼多多、海外平台)。
賺錢嘅係外地商戶,本地經濟益處少。
🧠 點解「社會會玩完」?
社會經濟本質上係「互相買賣、互相消費」組成嘅循環。
當每個人都只從源頭買,睇落慳咗,但:
你唔買人哋嘅嘢,人哋都唔會買你嘅嘢。
你cut咗條生產鏈,其實係cut咗自己同身邊人嘅飯碗。
結果就係:
層層經濟斷裂,變成只有極少數人有工做。
大量人失業,消費力大跌,經濟入惡性循環。
🧩 比喻解釋(易明版):
想像你住喺條村度,每個人都自給自足,唔再喺村內買嘢——
個村入面就無人開鋪、無人整嘢賣,無人請工人,無人交稅,最後條村就冇晒活力,大家都窮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