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 : 新鮮體驗減少神經訊號處理變慢】
綜合外媒報導,許多人感嘆一年比一年過得快,並非純粹錯覺。德國心理與心理健康前沿研究所(IGPP)心理學家維特曼(Marc Wittmann)近日指出,這是大腦運作機制隨年齡變化的自然現象,當新鮮體驗減少、神經訊號處理變慢,便讓我們主觀感覺時間被壓縮。這項研究已刊登於《歐洲評論》(European Review)期刊。
維特曼團隊研究發現,孩童時期充滿各種「第一次」,大腦為記錄這些新奇體驗而高速運轉,時間顯得豐富漫長;但成年後生活重複性高、缺乏刺激,大腦只記錄關鍵片段,回憶起來猶如被剪輯過的短片。生理退化也是原因之一。年輕時,眼睛快速掃視、向大腦輸入大量影像,如同翻閱一本動畫書;而隨年齡增長,眼睛「翻頁速度」變慢、畫面減少,記憶自然縮短,時間感受也隨之壓縮。
此外現代人常見的睡眠不足與過度依賴手機,更加劇這種感覺。長期疲勞或玩手機,會讓大腦難以專注、形成記憶,使得幾小時的時光在回憶中猶如「被跳過一頁」。不過,維特曼建議,人們可以刻意練習「拉長時間」。例如每週嘗試一項新活動,走一條陌生的路、學一道新菜,並觀察至少五個平時沒注意的細節,讓大腦留下更多獨特的「快照」。研究團隊總結:「記憶的厚度決定了時間的體感,而持續不斷的『新奇感』,正是對抗時間飛逝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