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張俄羅斯國防部新聞處2023年4月14日發布的照片中,一艘俄羅斯潛艇啟航,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附近參加太平洋艦隊演習。 AP
中國海關總署2023年44號文件公告了這一決定。文件說,同意吉林省進一步擴大內貿貨物跨境運輸業務範圍,增加俄羅斯海參崴港為“內貿貨物跨境運輸中轉口岸”。6月1日起,海參崴正式成為中國內貿貨物跨境運輸的中轉口岸。
海參崴,清朝時中國領土,滲透着敏感的歷史記憶,中國海關總署在文件里仍使用現有名稱稱之:“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這是俄羅斯1860年佔領海參崴後起的名字,意為“征服東方”。
令外界意外的是,中國自然資源部2月份要求對中俄邊境的包括海參崴在內的8個地名加註中國舊稱:符拉迪沃斯托克加註海參崴、烏蘇里斯克加註雙城子、哈巴羅夫斯克加註伯力、布拉戈維申斯克加註海蘭泡、薩哈林島加註庫頁島、涅爾琴斯克加註尼布楚、尼古拉耶夫斯克加註廟街、斯塔諾夫山脈加註外興安嶺等。
中國東北吉林和黑龍江失去出海口後,一直通過遼寧大連港中轉海運貨物,路程超過1000公里以上,因此,把海參崴作為內貿貨物跨境中轉口岸,將大大降低運輸成本。綏芬河、琿春到海參崴更近,僅200公里。如此,也等於讓吉林省、黑龍江省重新打開了出海口。
1858年清朝被俄羅斯打敗後與俄國先後簽訂『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將上述地區割讓給了俄國。但是後來的中國歷代政府都不承認這些條約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毛澤東時期官方更將其稱之為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稱蘇聯為“新沙皇”。但是江澤民擔任國家主席後,1990年代與對方簽訂正式協定,承認包括海參崴在內的土地屬於俄境。
不過,與中國網絡上時不時流露出一些指責江澤民“喪權辱國”的民間議論相反,北京與莫斯科的關係在習近平時代更加緊密,習近平公開表示普京是他“最好的朋友”,官方對網絡上有關針對俄羅斯的批評尤其針對中俄領土爭議的敏感言論,屏蔽封殺,在所不惜。
中國能在此刻打通海參崴通道,有分析認為,俄羅斯因發動侵烏戰爭,被歐美持續制裁,因此讓中國打通了海參崴的航道,也由此可以為雙邊貿易提供更大方便。
https://www.rfi.fr/tw/%E4%B8%AD%E5%9C%8B/20230514-%E6%B5%B7%E5%8F%83%E5%B4%B46%E6%9C%88%E8%B5%B7%E6%88%90%E7%82%BA%E4%B8%AD%E5%9C%8B%E5%85%A7%E8%B2%BF%E8%B7%A8%E5%A2%83%E4%B8%AD%E8%BD%89%E5%8F%A3%E5%B2%B8-%E5%90%89%E6%9E%97%E9%BB%91%E9%BE%8D%E6%B1%9F%E6%89%93%E9%96%8B%E5%87%BA%E6%B5%B7%E5%8F%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