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息周期下,很多業主擔心樓價跌銀行會追收貸款(Call Loan)。雖然筆者認為機會微乎其微,但現實是有個別情況下,銀行得悉業主工作收入大減,會要求她歸還所有按揭貸款。
最常見銀行Call Loan原因不外乎三項,首先是戶口有頻密異常交易,例如與加密貨幣相關資金往來;其次是物業違規出租;最後亦最重要的是業主未有準時供樓。銀行會要求業主清還按揭貸款,而業主需要轉按或尋求親友協助。
其實,一般而言業主經常遲供樓、但每次不是遲太多,銀行通常不會棘手Call Loan,免得惹來業主向監管機構投訴。
遲供款惹銀行懷疑
不過,近期一宗相當特殊的Call Loan個案。話說林太(化名)記性差,經常未有準時向銀行作出按揭供款,雖然只是遲交數天,但「例遲」已經成為習慣。有天,銀行突然致電林太說要Call Loan,原因是銀行意外發現她已經由文職轉為屋苑保安,擔心她入不敷支。
雖然筆者成功幫她轉按到其他銀行,但林太感到奇怪的是,為甚麼銀行會得知其最新工作狀況,以及如何向新公司確認?筆者問她會否想起在甚麼情況下提供過新工作電話號碼予銀行,她回答是在另一間銀行申請私人貸款時曾經填寫,但僅此一次,而且不是向該間Call Loan的銀行。
筆者向林太解釋,向銀行申請私人貸款時,其提供的地址及電話號碼都會註入環聯信貸(TransUnion),而且是永久保存。雖然林太遲供按揭不是Call Loan主因,但若果經常未能準時供款,會令銀行憂慮客人財政狀況,遂翻查客人信貸紀錄,便會發現新工作電話號碼,便打去尋根究柢。
事實上,雖然市場上仍有些中小型銀行會早於客人提取貸款前,致電其公司查詢申請人是否仍然就業,但以筆者所知,大部分銀行都不會做就業審查,最多只會在提取貸款前要求補交最新糧單而已,林太個案則是遲供款惹起猜疑,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