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惠州定買珠海樓?

準時起身返工

18 回覆
0 Like 2 Dislike
準時起身返工 2017-06-06 16:21:53
有冇巴打有買到呢兩度既物業?
係咪伏黎?投資價值高唔高?
Xenzus 2017-06-06 16:22:36
珠海橫琴
關愛座hunter 2017-06-06 16:23:13
有冇巴打有買到呢兩度既物業?
係咪伏黎?投資價值高唔高?

唔熟最好唔好掂
瀟灑的毒撚 2017-06-06 17:22:06
惠州一定升到仆街
還有明天? 2017-06-06 17:34:32
惠州一定升到仆街

如果係惠州河南岸起樓
糧尾 2017-06-06 19:12:24
我識個惠州人講過一句
惠州樓係多過惠州總人口
你自己諗下係咩意思
FH2046 2017-06-06 20:38:16
我識個惠州人講過一句
惠州樓係多過惠州總人口
你自己諗下係咩意思

中國好多城市都係,年頭係雲南買樓而家都賺30%,仲要有人接
從農子 2017-06-06 20:39:47
樓價升關你咩事,放到先算
威尼斯人 2017-06-06 21:02:53
惠東
Honda_BB 2017-06-06 22:18:29
惠東


十里銀灘
準時起身返工 2017-06-07 08:55:32
即係買左升左都無人接貨啦
從農子 2017-06-07 09:01:21
即係買左升左都無人接貨啦

旺區咪有囉,不過旺區到頂未就唔知啦
就泥一點 2017-06-07 09:04:43
你地無睇東張?個d咁的紙皮樓,真係敢買?d石屎1999咁甩出泥 真係做個勇敢中國人~~~~祝你好運
一個傻子 2017-06-07 09:08:03
我識個惠州人講過一句
惠州樓係多過惠州總人口
你自己諗下係咩意思

佢個總人口點計先


深圳真實人口比登記人口多2,3倍
智若網民 2017-06-07 09:10:40
【看中國2017年6月5日訊】5月末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6年的平均工資,這是一個官方的數據,2016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7,569元(人民幣,下同),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42,833元。這其中以北京為例,2016年北京市城鎮非私營單位,主要是那些國企外企們,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2萬元,城鎮私營單位指的那些民企,這裡平均工資低很多隻有65,881元,前者是後者的1.82倍。

分行業看,IT行業最高,平均工資為122,478元,而金融業年平均工資第二,也到達117,418元。聽說北京搞金融,年均平均達到了24萬。

平均工資歷來都是個話題,只要一公布平均工資,總是惹來大家的非議,說自己肯定是領到了假的工資,拖後腿很嚴重。逼得統計局解釋一下,人家說了說這是稅前的統計,但大家似乎仍然不依不饒。說稅前的統計也不對。根本就沒這麼高?說我們都被平均了,一個馬雲就能讓數百個流浪漢變成億萬富翁。

其實說的都沒錯,但不可忽視的一個地方在於,既然大家覺得一個月1萬的工資都拖後腿,那麼中國人是怎麼買得起動輒幾百萬的房子的呢?特別是北京金融一年才24萬,在北京買一套房,他也要奮鬥個20-30年,而平均的意義就代表金字塔結構,上面的人少,掌握的財富多,而下面的人多掌握的財富少。所以這麼看似乎應該一半多的人買不起房才對啊。但現實情況卻是全國9成人都有住房。即使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自有住房率也超過70%。而且大家還在不斷的想買房,一方面我們哭喊著自己收入低,另一方面我們一擲千金,去買世界上最貴的房子,並且還能夠買得起,這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如果非要解釋這個疑問的話,似乎答案只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我們裝窮,實際上我們的收入比這個高。另一方面就是我們假富,實際上房子根本沒這麼多錢?那麼你是裝窮嗎?收入這個東西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每月到手就是這個數。你說被平均,馬雲可以把幾百個流浪漢變成億萬富翁,但他也不會買幾百套房子。所以問題肯定出在了房子身上,房子根本就沒有財富作為依托。這怎麼理解呢?

很多人都是買房比較早,所以當年房價還只有現在的5-10分之一的時候就買了。而且還是從銀行貸款借來的錢。假如你當時買自己的房子只花了50萬,現在這個房子已經值300萬了,這就是資本溢價。這部分漲出來的錢,是沒有對應財富進行依托的。換句話說,你現在賺了錢,也只是換房,把原來的賣個高價,然後把這幾年的收入都搭進去,再買個更大的。繼續當房奴。這就相當於金融市場的高位加倉。看起來自己的身價更大了,但其實這幾年你創造的財富,取得的收入,全都填到了一個不肯能變現的領域,因為房子的暴漲,遠遠超過了財富的承載力,注定只有很少的人才能夠拋售的出來。這就是十個鍋1個蓋子的遊戲。一個鍋著火,拿蓋子能扑滅,但凡兩個鍋同時著火,這個把戲就會被戳穿。

所以現在你知道為什麼要限售限購了吧,就是要降低市場流動性,不讓你賣出去,才能維持高價格。否則一旦大家恐慌拋售,市場是沒有流動性能夠接盤的,如果底下沒有成交,那麼價格就會一直跌。所以樓市現在就靠一口氣在維持著,這口氣就是大家不相信國家會讓樓市跌。但這個積木已經有多危險,大概只有極少數人清楚。

我們之前算過一筆賬,房地產總市值達到400萬億,是GDP的5-6倍,是貨幣供應量的2-3倍,是真實社會財富的8-9倍,所以假設10分之一的人套現出來,場外社會財富即使全衝進去接盤,也已經接不起了。那麼這個遊戲就很清晰了,已經變成了一個看誰先跑,還能夠跑得掉的遊戲。
神經刀 2017-06-07 09:46:49
【看中國2017年6月5日訊】5月末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6年的平均工資,這是一個官方的數據,2016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7,569元(人民幣,下同),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42,833元。這其中以北京為例,2016年北京市城鎮非私營單位,主要是那些國企外企們,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2萬元,城鎮私營單位指的那些民企,這裡平均工資低很多隻有65,881元,前者是後者的1.82倍。

分行業看,IT行業最高,平均工資為122,478元,而金融業年平均工資第二,也到達117,418元。聽說北京搞金融,年均平均達到了24萬。

平均工資歷來都是個話題,只要一公布平均工資,總是惹來大家的非議,說自己肯定是領到了假的工資,拖後腿很嚴重。逼得統計局解釋一下,人家說了說這是稅前的統計,但大家似乎仍然不依不饒。說稅前的統計也不對。根本就沒這麼高?說我們都被平均了,一個馬雲就能讓數百個流浪漢變成億萬富翁。

其實說的都沒錯,但不可忽視的一個地方在於,既然大家覺得一個月1萬的工資都拖後腿,那麼中國人是怎麼買得起動輒幾百萬的房子的呢?特別是北京金融一年才24萬,在北京買一套房,他也要奮鬥個20-30年,而平均的意義就代表金字塔結構,上面的人少,掌握的財富多,而下面的人多掌握的財富少。所以這麼看似乎應該一半多的人買不起房才對啊。但現實情況卻是全國9成人都有住房。即使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自有住房率也超過70%。而且大家還在不斷的想買房,一方面我們哭喊著自己收入低,另一方面我們一擲千金,去買世界上最貴的房子,並且還能夠買得起,這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如果非要解釋這個疑問的話,似乎答案只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我們裝窮,實際上我們的收入比這個高。另一方面就是我們假富,實際上房子根本沒這麼多錢?那麼你是裝窮嗎?收入這個東西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每月到手就是這個數。你說被平均,馬雲可以把幾百個流浪漢變成億萬富翁,但他也不會買幾百套房子。所以問題肯定出在了房子身上,房子根本就沒有財富作為依托。這怎麼理解呢?

很多人都是買房比較早,所以當年房價還只有現在的5-10分之一的時候就買了。而且還是從銀行貸款借來的錢。假如你當時買自己的房子只花了50萬,現在這個房子已經值300萬了,這就是資本溢價。這部分漲出來的錢,是沒有對應財富進行依托的。換句話說,你現在賺了錢,也只是換房,把原來的賣個高價,然後把這幾年的收入都搭進去,再買個更大的。繼續當房奴。這就相當於金融市場的高位加倉。看起來自己的身價更大了,但其實這幾年你創造的財富,取得的收入,全都填到了一個不肯能變現的領域,因為房子的暴漲,遠遠超過了財富的承載力,注定只有很少的人才能夠拋售的出來。這就是十個鍋1個蓋子的遊戲。一個鍋著火,拿蓋子能扑滅,但凡兩個鍋同時著火,這個把戲就會被戳穿。

所以現在你知道為什麼要限售限購了吧,就是要降低市場流動性,不讓你賣出去,才能維持高價格。否則一旦大家恐慌拋售,市場是沒有流動性能夠接盤的,如果底下沒有成交,那麼價格就會一直跌。所以樓市現在就靠一口氣在維持著,這口氣就是大家不相信國家會讓樓市跌。但這個積木已經有多危險,大概只有極少數人清楚。

我們之前算過一筆賬,房地產總市值達到400萬億,是GDP的5-6倍,是貨幣供應量的2-3倍,是真實社會財富的8-9倍,所以假設10分之一的人套現出來,場外社會財富即使全衝進去接盤,也已經接不起了。那麼這個遊戲就很清晰了,已經變成了一個看誰先跑,還能夠跑得掉的遊戲。


等收皮?
新一代年青人想靠自己係望門輕嘆?
我咪大隻仔囉 2017-06-07 09:51:46
珠海唔洗諗有澳門靠住,不過海珠澳炒起左而家買慢左,惠洲就唔清楚但應該平好多
智若網民 2017-06-07 12:16:48
買黎住/渡假冇得講,如果買黎炒就無謂喇,正如股市牛市三期見頂,你都仲夠膽入貨,我真係俾個good你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