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焯鴻對於不同政治時事議題也有看法,包括近日全城關注的政府修訂《逃犯條例》。潘說:「驚,坦白講反對,其實香港法院無審理能力,佢只係認證有雙重干犯,只要睇到內地執法單位俾到表面證供已經成立,雖然免咗其中9條罪類,但其中有一條好嚴重,就係貪污。」
「國內好興『提成』,即係購買一些材料,同你有交易的人會同你拎番少少好處,在國內的法律嚴格來講其實係貪污,但國內係好廣泛的傳統,同新年派利是一樣,如果呢啲咁簡單的事,我哋喺逃犯引渡條例入面已經中咗貪污,但其實無講干犯件事的規模,內地法院完全受政治影響,唔係司法獨立,如果我Jason Poon喺香港講太多嘢啦,國內有人唔鐘意,引渡我上去受審咁點啊?」他同意港區人大代表田北辰早前建議的「港人港審」。
曾屬自由黨的潘焯鴻,稱去年察覺黨的理念有變而退黨。潘焯鴻可有想過日後從政?「細心諗緊,我是有責任的人,如果能夠貢獻社會,我當然想,但唔代表要付出晒我所有。呢個諗法唔成熟,我一個公司仔同禮頓鬥,輸嘅機會大,我無理由做啲咁嘅嘢,就算我臉皮厚,我兩個女都要照顧。」
潘焯鴻1993年畢業於香港理工學院的建築科技及管理學高級文憑課程,兩年後他取得倫敦南岸大學的建築管理學士學位。剛入行時在地盤由低做起,負責過中電集團沙田中心和萬國寶通銀行的工程,「我乜都要學,我哋要讀晒所有文件,我仲要去收『石屎飛』(檢查石屎有否送錯地盤),而家大學畢業生唔會同你做呢啲嘢,會say No。」他曾於韓國現代建設(Hyundai)任職項目經理,2009年創立中科興業。
或許是昔日的工作磨練,塑造了潘焯鴻的價值觀:工作責任大於生活享樂,「而家畢業嘅新人,無咁積極尋求知識。舉個例,西部通道深圳灣公路大橋斷纜,我問過幾個工程師,佢哋唔明點解會咁,唔知箇中重點。」今年2月,他在中科興業的Facebook專頁發文,分析了斷纜的原因、工程界的弊病,慨嘆現時的工程人員,對知識一知半解。
貼文寫道:「哀哉的是,香港工程人員就算曾經參與,亦少有真正認識個(箇)中細節。這種營營役役、求利忘本、得過且過心態,就是整個行業地位偏低及沉淪的原因。當然,總有說『等埋詳細調查先啦!』、『你有咩資格講野?』、『講出黎唔怕追究報復?』。這是安全問題,沒有等的餘地!當行業面對這種逆境,該擔當的就不要逃避,更不應杜門株守。」
身處低潮,人會記得昔日的美好。